
财联社 5 月 12 日讯(编辑 史正丞)随着有市场传言称 " 苹果考虑提高秋季 iPhone 新品定价 ",苹果公司股价盘前一度冲高超 7%,市值增加约 2000 亿美元。

(苹果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知情人士还透露,苹果将尽力避免把涨价归咎于 " 特朗普关税 " 的情况,而是试图将这一变化与 " 新增功能和设计变更 " 相结合。
绕不开的 " 特朗普关税 "
为了应对反复无常的特朗普贸易政策,苹果公司今年已经展开多次操作,包括快速囤积美国仓库的库存,并逐步提高印度组装厂的产能。
但熟悉供应链的人士表示,利润最丰厚的 Pro 和 Pro Max 系列手机,仍由中国工厂负责大部分生产。他们也透露,虽然印度已经具备生产 Pro 机型的能力,但当地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远远无法支撑中国能实现的大规模量产。
库克本月初曾披露,特朗普关税将使得本季度增加 9 亿美元成本,后续还会有更多费用。他也透露,4 至 6 月运往美国的大部分 iPhone 将产自印度。
杰富瑞预期,去年在美国售出的约 6500 万部 iPhone 中,约有 3600 万至 3900 万为 Pro 和 Pro Max 型号。
供应链知情人士称,苹果不太可能仅靠压缩供应商成本弥补关税冲击,这种情况促使苹果开始考虑 " 次优选择 " ——通过提高新款 iPhone 的售价来维持利润率。
知情人士也表示,为了避免触怒白宫,苹果将寻找 " 关税以外的理由 " 来解释涨价行为。上个月美国电商平台亚马逊曾有意在订单页面向美国消费者展示 " 特朗普关税 " 的影响,气得特朗普直接打电话找贝索斯 " 讨说法 "。亚马逊随后宣布该想法 " 从未获批且不会实施 "。
当然,在给特朗普留点面子之余,苹果也需要给消费者一个说法——凭什么涨价。
秋季新品将面对涨价审视
按照惯例,苹果将在今年 9 月发布 iPhone 17 系列。目前在售的 16 系列中,包括起售价 799 美元的基础款 iPhone 16,到 1199 美元起步的 iPhone 16 Pro Max。
在今年的新品阵容中,会有一款以纤薄为卖点的 iPhone Air,取代当前在美国市场起售价 899 美元的 Plus 型号。

(iPhone 17 Air 爆料模型,来源:9to5mac)
目前尚不清楚,苹果如何依靠这样的升级来讲述 " 涨价故事 "。
知名科技爆料人马克 古尔曼也在上周日的文章中表示,苹果的产品线的确即将迎来重大更新——但那将是 2027 年前后的事情。包括主打 " 折痕几乎不可见 " 的可折叠 iPhone,以及一款 " 正面没有任何开孔 " 的曲面屏 iPhone 都将问世,但这些显然无法构成今年秋季涨价的理由。
古尔曼也表示,2027 年前后还会有苹果首款智能眼镜、首款智能家居机器人等新品。另外还有一款将 " 可折叠 iPad 与触摸屏 Mac 结合 " 的产品,可能要到 2028 年问世。
在涨价传言影响下,下个月的开发者大会也变得愈发重要。
此前爆料显示,苹果会在 WWDC25 上发布新的软件界面和设计语言,同时升级 " 苹果智能 ",将 AI 融入更多应用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