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心脏外科领域,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植入机械瓣后常面临一道难题:身体不断生长,而金属瓣膜尺寸固定,成为患儿健康成长的隐患。

7月1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悉,近日,该院心胸外科主任郑景浩团队通过一场高难度的Ross手术(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成功为一名13岁少女铺就了一条免于反复开胸换瓣的成长之路,也攻克了儿童心脏领域困扰医患多年的难题。

患者在手术中。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供图

八年前,5岁患儿小光(化名)因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在外院接受了机械瓣膜置换术。虽然手术暂时缓解了病情,但机械瓣膜的固定尺寸却成为小光健康成长的隐患。随着小光的生长发育,瓣口面积逐渐相对狭窄,跨瓣压差逐年增高,心脏负担不断加重。13岁时,她已频繁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再次手术迫在眉睫。小光的父母带着孩子辗转求医,慕名找到医生郑景浩。

郑景浩团队对小光进行了全面评估。传统方案需多次置换机械瓣膜,不仅带来反复手术的风险,还可能因长期抗凝治疗引发并发症。经详细检查和评估,该团队决定实施Ross手术——将患儿自身的肺动脉瓣移植到主动脉瓣位置,并用同种带瓣管道替代原有肺动脉瓣。这一方案既能保障瓣膜功能与身体同步生长,又能显著减少抗凝药物的使用,极大降低并发症风险。

手术当天,郑景浩凭借经验和技艺,精准分离心脏组织,取下自体肺动脉瓣并植入主动脉瓣位置,同时完成右室流出道带瓣管道的重建。整个手术过程紧张有序,每一步操作都需“精雕细琢”。经过数小时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新植入的自体肺动脉瓣功能良好,心脏重新有力地跳动起来。

术后,小光在心脏重症监护室接受了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她的心脏功能稳步恢复,目前已康复出院,重返校园。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的心脏救治方案需要有能够‘伴随长大’的空间和方案。”郑景浩表示,“Ross手术最大程度还原了心脏自然结构,相当于为患儿植入了‘活’的瓣膜。虽然技术难度极高,但对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少年儿童来说,是具有远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