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高层政策点燃了市场对本轮“反内卷”的关注,在钢铁行业弱需求与强成本对企业盈利形成压制的背景下,市场盼政策加速推动行业产能结构优化。

  随着高层提出“反内卷”,市场流动性被激活,资本市场也在持续交易相关逻辑。6月下旬以来,申万钢铁指数连续反弹,6月23日以来累计上涨11.86%,同期万得全A指数上涨6.53%。

  截至目前,多家钢铁上市公司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无论是业绩预增,还是亏损的企业都在公告中提到上半年钢铁价格变化与生产成本管控,及其对业绩变化的影响。

  钢铁行业处于周期下行阶段已经数年,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2024年末和2025年一季度末当期,均仍有约三成钢铁上市公司业绩亏损。不同行业的整治“内卷”手段或不尽相同,炼油、钢铁等行业或主要通过化解存量过剩产能的手段进行优化,约束供给水平,并配合国企兼并重组。

  高层政策点燃了市场对本轮“反内卷”的关注,在钢铁行业弱需求与强成本对企业盈利形成压制的背景下,市场期盼本轮政策加速推动行业产能结构优化。

  “降本”成钢企中报预告高频词

  A股中报预告披露临近尾声,截至7月14日收盘,8家钢铁企业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000959.SZ)、(601686.SH)、(603969.SH)、(688186.SH)4家业绩预增,(600022.SH)、(002110.SZ)实现扭亏,(600126.SH)业绩续亏,(600399.SH)录得首亏。

  2025年上半年,钢铁下游行业需求偏弱,供给保持相对高位,主要原燃料价格显著回落,钢材价格总体震荡下行。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已发布中报预告的A股上市钢企,上半年的经营重点均聚焦于降低成本,而产品价格也是决定企业业绩增长或下滑的关键因素。

  山东钢铁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万元,同比增利9.81亿元;三钢闽光预计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盈利约1.31亿元。山东钢铁表示,上半年公司强化算账经营,优化调整高炉中修时间,实现降本扭亏。三钢闽光表示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全流程降成本,实现半年度业绩扭亏。

  首钢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42亿~6.72亿元,同比增长62.62%~70.22%,盈利规模系上述8家中报预告钢铁企业最高,也是该公司2023年同期以来最高盈利水平。首钢股份解释称,净利润增长主要系战略产品产销同比增长,公司深挖全要素降本潜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对冲外部市场不利因素。

  抚顺特钢和杭钢股份预计业绩亏损,两家公司也都提到了产品价格下跌对业绩的影响。抚顺特钢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2.6亿~3亿元,同比减少214.06%至231.6%,按照公告数据计算,第二季度抚顺特钢至少亏损1.35亿元,亏损环比加剧。就业绩亏损原因,抚顺特钢解释称,一方面,受市场需求影响,本期公司部分产品订单及价格较上期均有所下降;同时,公司新建项目陆续转固投产,但受钢铁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新建项目实际产量低于预期,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上升。

  杭钢股份也出现第二季度亏损环比扩大的情形,公司表示,受国内钢材市场卷板价格持续低迷影响,钢铁生产亏损同比有所减少,但叠加公司资金收益下降以及参股公司分红收益减少等因素,导致半年度业绩同比下滑。

  市场盼政策打破钢铁负反馈循环

  近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表述使钢铁供给收缩的预期加强,市场资金持续交易钢铁板块估值修复。申万钢铁指数7月以来累计上涨9.31%,创下2024年10月以来单月最大涨幅。个股表现亦明显活跃,钢铁(中信成分)板块7月以来,有21只个股上涨超10%,(601003.SH)、(000655.SZ)、(000932.SZ)等股涨逾20%,柳钢股份领涨板块,涨幅近44%。

  2025年是钢铁行业步入下行周期的第四年,行业苦内卷久矣,主要矛盾在需求侧和成本侧,弱需求与强成本矛盾对行业盈利的压制尚未得到明显缓解。

  从需求侧来看,以地产为代表的终端需求下行,导致地产端钢铁需求占比下降,压制钢材价格(地产用钢需求从2020年3.77亿吨降至2024年2.15亿吨,降幅达42.9%),不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长期来看地产对钢铁需求的负面影响将逐步减弱。

  降本是钢铁上市公司在业绩预告和年度报告最频繁提到的用词,在需求不强的市场环境下,冶钢原料成本的大幅下跌,使得钢厂在亏损压力下更倾向于降价销售,对钢价走势进一步形成压制。近年来,矿、焦等原料对钢铁利润的挤压达到了极致,即使2025年前5月,成材在黑色产业链利润占比回升至16%,但仍低于28%的历史均值。

  弱需求与强成本的行业格局下,钢铁行业整体从2022年三季度开始亏损,截至最新财报季,仍有约三成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记者梳理统计一季报发现,A股市场钢铁板块53家上市公司,有13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占比24.5%;以2024年年报为统计口径,18家钢铁企业业绩亏损,占比高达34%。

  回顾近两年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收缩政策重点,主要聚焦钢铁行业的改造升级、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和兼并重组,但各地仍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形,产业集中度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研报认为,本轮“反内卷”有望使得钢铁行业供需优化加速,打破“内卷”在于短期限产量以及长期去产能。同时,相比于利润,钢价或是市场更关注的锚,因为它反映了更长期的盈利,只有当钢价企稳反弹时,才能打破产业链的负循环,扭转行业基本面的预期,也给钢铁板块的估值带来修复空间。

  分析称,本轮钢铁供给侧改革路径正逐步清晰:一是产量根据效益环保等指标分级差异化调控,实现供给总量控制;二是推动行业兼并整合,提升集中度,改善行业无序竞争的格局;三是鼓励钢企产品结构跟随制造业升级进一步高端化,避免同质化竞争。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