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望京博格投基

  近期,稳定币概念热度飙升。

  博格深入研究发现,稳定币往大说可能重塑全球金融格局,往小说则能显著提升网络购物效率。

  为便于理解,我们以一次跨境购物为例:

  一、假设博格是沙特小酋长,准备在某宝抢购LABUBU。

  (1)传统支付流程:

  身处利雅得的博格提交订单后,需将沙特里亚尔(SAR)转换为人民币支付。

  该结算需经沙特银行→纽约中转行→上海收款行→商家账户四道环节,耗时4-5个工作日,手续费超5%,这种效率注定让博格与LABUBU无缘。

  (2)若使用稳定币支付:

  抢购前,博格只需将手里的沙特里亚尔(SAR)兑换为淘宝支持的稳定币,订单提交后某宝商家瞬时可收到稳定币完成交易,几乎零手续费、无汇率延迟。这事或许当天就能上热搜#沙特酋长花稳定币闪购LABUBU#。

  对比可见,稳定币在高效性与成本控制上完胜传统法币。

  二、为什么中国积极推动稳定币?

  稳定币对制造业出口大国意义重大:

  它能大幅压缩跨境贸易结算周期与成本,提升中国商品全球竞争力。这也是高层支持中国香港推行稳定币监管的核心动因。

  对互联网平台同样关键:

  高效支付是电商、金融科技的生命线。

  目前(Ant International)、京东(京东币链)等巨头正积极申请中国香港稳定币牌照,抢占数字金融新赛道。

  最新数据显示,已有超40家企业参与角逐(含渣打银行、圆币创新等),但牌照仅发放个位数,竞争白热化。

  三、中国香港的监管优势:安全性与合规性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香港的《稳定币条例》(2025年8月生效)提供更全面的框架:

  锚定法定货币:稳定币价值与法币严格挂钩;

  资金托管机制:发行方不得挪用储备资金;

  反洗钱规范:金管局将于7月发布详细指引。

  强监管为稳定币的合法性铺平道路,而中国企业已率先布局——京东进入中国香港监管沙盒测试跨境支付,蚂蚁集团同步申请新加坡、卢森堡牌照。

  四、稳定币已经“箭在弦上”了,对于投资者有啥投资机会?

  交易结算是金融核心功能,而稳定币的高效性高度依赖强大的系统支持。

  例如:全球最大稳定币公司Tether(USDT发行商)年交易量约10万亿美元,2024年仅用150名员工实现130亿美元净利润(人均8670万美元),核心源于其强大的结算系统。



  遵循“要想富先修路”逻辑,稳定币发展必先搭建底层系统。

  金融科技ETF(159851)或将成为稳定币最大受益者,从其跟踪指数可见端倪:

  (1)行业构成中软件开发(占比35.2%)、IT服务(21.3%)为前两大领域,均为金融结算系统提供商;

  (2)成分股中【稳定币+数字人民币】概念权重合计达20%。

  另外,博格给大家统计了一些历史数据。

  咱们就用金融科技ETF、银行ETF为例,看看这两个优质ETF在最近1年、3年、5年的维度收益率数据:

  最近1年:

  最近3年:

  最近5年:

  令人没想到的是,最近几年银行与券商已经算是领涨整个A股了,但无论是最近1年、3年、5年的维度收益,金融科技ETF代表交易结算提供商都大幅跑赢银行ETF与券商ETF代表金融机构。

  历史数据再次印证“卖铲人”逻辑:为金融机构提供系统服务,比直接投金融业更赚钱。

  稳定币浪潮下,金融科技企业增长潜力明确。

  五、资金动向

  规模激增:金融科技ETF份额从1年前4亿份飙升至近40亿份,说明投资者对其偏爱有加;规模突破70亿元,在所有跟踪金融科技指数的产品里面,其在规模与流动性方面都实现断崖式领先。

  份额拆分:另外,博格瞅了一眼最新的公告。该ETF将于7月14日拆分除权(1:2),也就是交易门槛降低了。

  PS:因为ETF买卖最少一手(100份)起,若价格在1.700元,也就是买一手最少170元。拆分比例为 1:2,价格除权之后变为0.850元,买一手最少只需85元左右。

  对金融科技(尤其是稳定币)未来充满期待的朋友可以将金融科技ETF(159851)以及场外联接基金(A类 013477;C类 013478)先纳入自选观察一下。

  统计数据不易,大家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