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我国当下城镇化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是把握城市发展工作的核心背景。
“存量提质”时代,城市发展的理念、方式也要随之调整。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城镇化的新路径,要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从房地产单边突进到统筹房地产与产业、就业和人口等,存在着诸多变化。
而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既把城市作为宜居生活的载体,也要作为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让城市功能更好地切入内需和双循环之中。
城市从扩张到提质
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进行了明确解读。
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在此之下,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则是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会议还部署了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提到,要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此次会议对城市发展阶段有了重要判断,两个关键点是:城市发展进入稳定发展期,以及存量提质增效期。
对房地产来说,这意味着行业模式要告别外延式土地开发,走向内涵式发展。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房地产内涵式发展,意味着城市内部空间、功能、服务要完善,比如调整建筑物或土地用途、低效土地资源盘活整合、原有空间植入新业态等,通过更新释放存量空间。
二是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旧商业或工业区赋能,补齐安全、公共设施等短板,以提升居住消费欲望和潜力,地产将转向存量盘活,房企也会转向服务业。
“从增量到存量,从物质增长到关注人的需求,从重视项目、投资和经济,转向城市的社会治理,这是城市增长方式和动力的巨大转变。”李宇嘉表示,过去城市发展对旧模式有惯性依赖,本次既是动员会、也是部署会。
从扩张到提质之余,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地位也在凸显。
严跃进表示,此次会议有句重要表述,即“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这意味着既要把城市作为宜居生活的重要载体,也要把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让城市功能和双循环体系结合起来。
李宇嘉认为,我国城镇化率接近70%,城镇人口在数量、消费上都是主力。从住房角度看,未来也要切入内需和双循环中,比如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能释放住房需求,也能带动上下游行业,这就是住房在内需和双循环中的地位。
房地产有哪些机会?
城镇化发展新阶段,房地产行业还有哪些机会?本次会议提到,要“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为重要抓手”、“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会议强调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表明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意味着后续房票安置等相关政策有望进一步完善。
今年以来,中央对城市更新工作已有了行动意见。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要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
在任务安排上,意见提出要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好房子建设,即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好小区建设,即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更新改造老化管线管道等。好社区建设,包括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好城区建设,即完善城市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指出,当前的城市更新工作,与过去“棚改”模式存在本质区别。上轮棚改伴随着房价上涨预期、土地财政依赖度高、房企扩表拿地激进等,如今房价暂未完全企稳、地方财政收入更加多元、房企拿地回归理性,增量扩张式已不再适用。
李宇嘉也表示,我国住房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城中村不再“大拆大建”,而是以安全为底线,推进综合整治;当然,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安全问题多、资金能平衡的项目,还是要推进拆除,危旧房改造是重点内容。
“尽管增量的门关了一大半,但存量盘活、更新、空间资源整合的机会,又开了一扇窗。”李宇嘉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重点将转为开发、建设、改造、运营并重;对经济的作用,也从发展“引擎”转向了“稳定器”。
在最重要的资金问题上,则表示,城市更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类,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本。当前,地方政府投资主导作用较强,未来规范和创新多元投融资方式是努力的方向。
该机构认为,城市更新能带来诸多机会。分行业看,房地产开发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高、模式需转换;同时,可拉动新型建材需求增长,建筑装饰行业迎来大量存量房改造需求,物管企业也迎来拓展业务的机会。
李宇嘉表示,推进城市更新对家居家电、装饰装修、建筑建材、租赁等领域的带动都很强,这是房地产回归民生、大宗消费的体现,依托其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的特征,能激活的消费需求很大,也是其支柱地位的体现。
概言之,未来的宜居城市,将告别过去外围新区扩张、房地产单边突进、城市功能割裂的模式,做到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将房地产植入产业、人口、公共服务中,做到地产与产业、人口、就业、供地协调,“人房地钱”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