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多年需求低迷后,水泥行业迎来阶段性转机。

近日,多家水泥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华新水泥(600801)、塔牌集团(002233)、福建水泥(600802)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天山股份(000877)虽仍处亏损,但亏损额同比收窄。

据公告,上半年,华新水泥净利润为10.96亿元至11.32亿元,同比增长50%到55%;天山股份预计净亏损8亿元至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34.14亿元,同比减亏;塔牌集团预计净利润为4.07亿元至4.52亿元,同比增长80%至100%;福建水泥预计净利润为206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上述企业提到,这一业绩变化背后,得益于行业主动“反内卷”带来的价格修复,以及煤炭成本下降和部分区域需求改善。

过去几年,水泥行业深陷“内卷”泥潭。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频繁降价,叠加房地产下行压力,行业盈利持续承压。今年7月,中国水泥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能利用率‌,‌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华新水泥在公告中提到,国内市场在行业积极响应“反内卷”“稳增长”的倡议下,水泥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上涨。福建水泥也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错峰生产,响应和推动行业“反内卷”协同,水泥平均售价同比上涨、商品销量略有增加,带动毛利率大幅改善。

同时,煤炭价格的大幅回落为水泥企业提供了成本支撑。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均价(山西产)报675.67元/吨,同比下降约22.77%。

作为水泥生产的主要能源,煤炭成本占比高达50%。据估算,动力煤价格每下降100元每吨,水泥成本可降低约10元每吨。

“反内卷”和成本优化带来了短期业绩回暖,但水泥行业的需求仍未摆脱疲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房屋新开工面积下滑20%,直接拖累水泥需求。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为8.15亿吨,虽同比降幅收窄至4.3%,但仍处于2010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业内表示,面对需求端的不确定性,水泥行业的未来将更加依赖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中国水泥协会在7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进一步推动行业“反内卷”,通过优化产能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环保标准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短期来看,煤炭低价和行业价格协同仍将支撑企业盈利,但长期增长仍需依赖房地产市场的企稳或基建投资的加码。

百年建筑网预计,下半年,水泥整体需求或呈“局部修复、整体弱势”,水泥协会强化错峰生产执行,将改善供需、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提升10%-15%,同比基本持平,行业利润将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