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即将结束的时候,B站高分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第三季开播,顺带着又有人去看了第一季并跑到豆瓣关注“向北向北”。七年多过去了,最近几个月是我在豆瓣随手发布“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最少的一段时间,甚至很多时候即使拍下来也不再满怀兴致第一时间上传。多多少少地,我的情绪还是受到了行业低迷的影响。
早就想好了这篇的题目。有那么两三回,我甚至忧虑这一季拍下的瞬间能否构成一份包含十本书的书单——最夸张的是五月,直到月半时我才拍下第一张地铁读书人照片。要知道,在过去的年份里,我曾经一天就记录下十几个阅读身影。变化发生在六月,读书人终于多了起来,一份“像样”的书单才成为可能。
翻阅过去三个月的手机相册,回顾一个个阅读画面,我既感安慰,又觉低沉,那种“勉励维持”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再次降临。我从不怀疑文字的力量,但时至今日,借由音视频与外部联结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首选,通过文字描摹认识万物愈发显得“低效”和“耗能”。就连自诩“读书人”的我自己都越来越多地在播客和小红书中浪掷了光阴。
这个夏天,《红楼梦》《包法利夫人》依然在北京地铁上常青,《布鲁克林有棵树》、梁实秋的《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以公版身份改换面貌,以期吸引更多人。不出意料地,文学拯救人心,经典降低潜损。不管怎样,还有人在读书。我不愿在低迷中吟唱,但我的目光始终投向真挚的表达和独立思考的努力,只要还会遇到有人读书,我的记录就不会停。
1.

2025年4月14日。她跟旁边一位读不知名图书的姐妹并排读书,她读的是《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一本我也挺想看的书。

书名: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
作者: [英]保罗威利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译者:秘舒/凌旻华
页数:333
定价:39.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的保罗威利斯教授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子弟为何选择继承父业。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向我们解释了工人积极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新文化生产的结果。这本书在豆瓣上有近2.6万人想读,2600人读过并给出了8.5分的高分。
2.

2025年4月15日。《流俗地》,此前讨论热度很高的一部小说。

书名:流俗地
作者:[马来西亚] 黎紫书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十月文化
页数:476
定价:55.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新经典黎紫书作品
这本四年前出版的《流俗地》目前居豆瓣图书Top250第104位,超9.9万人标记了想读,3.4万人读过后评分9.2。《流俗地》以马来西亚锡都,被居民喊作“楼上楼”的小社会拉开序幕。讲述其中市井小民的俗务俗事,迂回曲折的情节,仿佛召唤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小事。在“楼上楼”的他们如风中之烛,看似脆弱实则强韧,一旦离开,便流落于人海各自漂流;仿佛走的那一日也意味着困境已渡,人生到了宽敞地,再不需要人相濡以沫。作者融合热带国度的风土民情、政治时局,人们追忆往事,每翻开一页像是自己被时光推到了局外,旁观着当年的自己。
3.

2025年4月17日。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遇到过的书了。奇妙的是,余华名声大,这本书读过的人多,豆瓣评分却只有6.5——即便是这样,又完全不影响我在地铁上一次又一次遇到它。听说是书名击中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管它内容如何,先买了再说。

书名: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作者:余华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页数:232
定价:35.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新经典文库:余华作品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十年来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亦在与世界的碰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4.

2025年5月16日。五月的第一张地铁读书人是亲子阅读,柯南。是我出差多错过了很多,还是地铁上读书的人的确变少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书店里、在数据表上,绝大部分书的销售确实在下降。

书名:世界史侦探柯南2:亚特兰蒂斯大陆的真相
作者:[日] 青山刚昌/[日] 山岸荣一/[日] 山浦聪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品方:力潮文创
译者:青青
页数:164
定价:36.00
装帧:平装
柯南是经久不衰的经典IP,长春出版社的《名侦探柯南》系列漫画跨越20年,已出超过100卷。《世界史侦探柯南》则是一套历史题材的漫画丛书,原版由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及其团队创作、小学馆出版,其简体中文版由力潮文创与台海出版社自2022年起分批次引进发行。作品以《名侦探柯南》系列角色为主框架,讲述柯南与少年侦探团跨越时空,联手“时间漂流者”破解历史谜题的冒险故事。因为是套书,单册的介绍很简单。在第2卷中,阿笠博士为了寻找“智慧果实”突然失踪。为了寻找到他,历时十二天的时空冒险拉开帷幕。
5.

2025年5月18日。苏童的《黄雀记》,几年前遇到过作家出版社的版本,最近这本书由磨铁操刀,改版换封面后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作者:黄雀记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磨铁图书
页数:417
定价:52.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苏童作品集(精装典藏版)
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作品。《黄雀记》全书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作者通过三个不同当事人的视角,书写了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成长与碰撞。十年后,年少时犯下的错,错的时间,命运的手,让这三个人兜兜转转还是纠缠在了一起。命运迫使他们发现,尽管物是人非斗转星移,他们依然不得不去面对过去的巨大伤痛。
6.

2025年6月11日。通过书中文字知道是迟子建《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喜欢故事的人总能发现好故事。

书名: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作者:迟子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99读书人
页数:369
定价:35.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迟子建中篇小说编年系列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是作家迟子建的中篇小说集,书名也是其中一篇小说的篇名。迟子建自1983年开始写作,因而这部包括了《起舞》(2007)、《草原》(2008)、《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2008)、《鬼魅丹青》(2009)、《别雅山谷的父子》(2012)5部作品的小说集算是她比较成熟的文字,豆瓣评分8.5,也是很不错的评价了。
7.

2025年6月18日。三联出版的《三案始末》。

书名:三案始末
作者:温功义 / 燕王WF 绘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54.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满格
《三案始末》用不足十万字的篇幅,厘清了明史上最为纠缠繁复又影响深远的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而在进入具体的“案情分析”之前,作者从帝权与相权的矛盾入手,到万历“造因”为止,从制度层面交代三案动因,从帝王层面交代三案导火线,将明代的皇权与相权,朝廷与宦官,以及三大案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相互联系等条分缕析,给读者呈现出一幅明末宫廷、朝政和社会清晰生动的立体图形。后又通过天启、崇祯两朝对此进行的连续翻案,更呈现出门户之争的面目,为明代亡于党祸戾气埋下了伏笔。这本书初版于1984年,最新这版是2024年出版的,豆瓣评分9.1,好内容的穿透力可见一斑。
8.

2025年6月19日。遇到过很多次的《长安的荔枝》,最近即将上映同名电影。

作者:马伯庸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博集天卷
页数:224
定价:45.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博集天卷马伯庸作品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备受好评的历史小说。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来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但鲜荔枝的保鲜时限仅有三天,这场跨越五千余里的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谁让杨贵妃在长安吃到了来自岭南的鲜荔枝?作者马伯庸就此展开了一场脑洞非常大的想象。沿袭马伯庸写作一贯以来的时空紧张感,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也感受到了事在人为的热血奋斗。随书附赠“荔枝鲜转运舆图”。
这部作品出版当年即登豆瓣2022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第3位,出版至今不到三年,在豆瓣上已有7.4万人标记了想读,27万人读过,马伯庸的号召力和博集天卷的营销力一览无余。近期要上同名电影,令这部本就被市场瞩目的作品更添热度。
9.

2025年6月20日。《聂荣臻传》,没想到这本书是近十年出版的,当代中国出版社《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中的一本。

书名:聂荣臻传
作者:《聂荣臻传》编写组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数:444
定价:5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
本书编写组历时十年,近百次的传主访谈,上千次的档案、文献资料的查阅核实,力求以严谨而不失优美的文笔再现聂荣臻元帅文韬武略、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书稿经多部门严格审定。
10.

2025年6月30日。萧耳,《望海潮》。

作者: 萧耳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数: 300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望海潮》是实力派作家萧耳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小说由上卷《朵小姐》、下卷《去海边》和番外《蟋蟀记》组成,讲述了出生于浙江三门农村的女主人公何朵朵一路成长的故事。三个故事,三个主场,多重考验。一次次欣喜与落寞交织,何朵朵在命运的峰尖与谷底之间穿梭,在善恶边界拉扯,迷失在欲望和金钱的追逐中……最终,她转动命运的齿轮,从漂泊与沉沦中归来,在海边那间客栈,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以及丰沛的自我。所谓“望海潮”,是只有经历风暴后,才能获得生活的饱满与宁静。今后山野尽望,四下皆是奔腾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