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财社



  一个IPO,竟然像悬疑小说,反转反转再反转。

  继前不久媒体报道希音(Shein)在港秘密递交IPO文件后,这个全球最大的快时尚跨境电商平台,又有新消息。

  01

  英媒曝:希音转战香港,

  是为了给英国施压?

  近日,据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希音申请香港IPO的另一层目的,是为了施压英国,以保留伦敦上市。

  报道称,知情人士称,希音已申请在香港上市,部分原因是试图向英国监管机构施压,迫使其在风险披露要求上妥协。此前,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在今年早些时候批准了希音另一个版本的招股说明书,但并未被中国证监会接受。如果FCA愿意接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招股说明书,鉴于伦敦的投资者基础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伦敦仍将是希音的首选交易所。

  不过,对此,希音曾对国内媒体回应,消息不实,系恶意揣测。

  希音否认了,但英国却急了。

  7月10日,据媒体报道,一位英国议员表示,放松披露规则以推动快时尚公司希音在英国上市,将“损害英国上市制度的完整性”。

  英国下议院商业和贸易特别委员会也表示,对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披露要求的任何变化“深感担忧”。该委员会主席利亚姆伯恩(Liam Byrne)还致信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这不仅会损害英国上市制度的完整性,还可能损害英国金融市场的声誉。

  02

  英国急需一个希音

  希音的上市之路颇为坎坷,从2023年至今,其IPO已经“转移阵地”两次:

2023年11月时,计划秘密赴美上市,彼时估值约900亿美元(约7020亿港元);

2025年3月,希音获FCA批准在伦敦上市,彼时市场潜在估值已经下调至500亿美元,还有股东方提出估值需下降至约300亿美元(约2340亿港元)。

  但如果仔细分析,希音其实并不缺钱。据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披露,希音账上有约120亿美元的现金,对上市融资,其实并没有特别迫切的需求。

  对于上市地点,希音并不是非要在伦敦上市,具备中国血统的它在香港反而可能会更顺利。希音虽然总部迁到了新加坡,但供应链还是深深扎根在国内的湾区,同时,希音也反过来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在政策上,据《金融时报》报道,国内也更鼓励那些寻求上市的公司优先考虑香港,而不是纽约或伦敦。

  但伦敦却非常需要希音。

  今年上半年,香港成为全球IPO最火爆的市场,没有之一。

  据德勤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有40只新股在香港上市,同比增加33%;集资总额达1021亿港元(约933亿人民币),是去年同期的逾6.7倍。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公布这一数据为1087亿港元、普华永道公布的这一数字为1071亿港元。

  虽然数据存在些微差异,但三者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今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额领先美国的纳斯达克和纽交所,成为全球第一。

  其中,今年上半年全球10大集资新股中,港交所就占了4个,包括今年最大IPO的。如果希音在今年内于港交所IPO,或将成为香港今年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

  反观伦敦IPO的融资,在2025年跌至30年来最低点。五家上市企业仅融资1.6亿英镑。

  希音应该是伦敦证券交易所过去十年来最大的交易之一。这对英国金融机构来说,无疑是从上门的“救命稻草”。如果希音能顺利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将有望提升英国金融市场的信心和形象。

  尽管希音没有主观想要“施压”的意图,但其转战香港的动作,从结果上来说,确实引起英国业界的舆论反弹,为其在伦敦上市创造了一些新机会。

  在三次转战冲击IPO的过程中,希音业绩也开始出现下滑。今年2月,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报道称,2024年希音的销售额增长19%至380亿美元,但净利润却下降近40%至10亿美元。这难免让人质疑,希音的估值还能否达到其23年G+轮融资时的660亿美元。

  不过,希音今年净利润滑坡状况或将有明显改善。

  据知情人士透露,占希音总收入三分之一的美国市场销售额,并没有此前担心的那样,遭受关税豁免结束的严重打击。另一边,竞争对手Temu却因关税增加,基本退出美国市场。这让希音意外获益,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如果消息属实,希音的估值,或许有望回升。至于到底能否重回660亿美元,还得看今年净利润的具体表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