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span>17日,据中国证券报,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韩国投资者年内对中国内地与香港股市的累计交易额超54亿美元,中国市场成为其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仅次于美国市场。
自今年2月以来,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的交易额飙升。此前,据界面新闻报道,3月10日,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的单月交易额达7.82亿美元,环比激增接近200%,创下自2022年8月以来的峰值。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这一规模不仅远超其同期对日本股市、欧洲市场的交易额,同时也结束了韩国资金对中国股市超过一年的净流出态势,实现净流入超2亿美元。
3月10日当天,“韩国人开始大量买入中国股票”登上微博热搜。
据财联社,根据韩国预托结算院(KSD)数据,从2月中旬开始(2.17-3.7)的数据中,韩国投资者净买入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占据6席,多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中,小米集团、阿里巴巴、比亚迪等中国资产均冲进前10,港股市场的百济神州、中芯国际、优必选、美团、地平线机器人也获得韩国散户的关注。
财联社的报道称,据韩国媒体援引当地解读报告称,中国在AI等未来产业上持续进行巨额研发投资,并获得全球竞争力,这正在推动股价上涨。近期DeepSeek、宇树机器人拿出的科技成果已经达到“全世界不容忽视”的水平。
摩根士丹利研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将持续;高盛预测,未来10年,AI的广泛普及有望推动中国股票整体盈利每年提高2.5%,未来一年可能吸引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摩根大通认为,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将持续,未来10至15年平均年回报率可达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