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律师的投诉让国内头部体检机构爱康国宾卷入“漏检误检”风波。
近日,一篇题为《女律师十年体检未有“患癌风险”预警,确诊已是肾癌晚期》的文章引发关注。报道称,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进行体检,从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在2024年被确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这位律师认为,爱康国宾存在漏检、误检问题,并质疑爱康国宾的体检是“假体检”。
对此,爱康国宾母公司爱康集团7月17日向澎湃新闻记者提供了一份情况说明函。爱康集团称,任何癌症的发生从基因的突变/变异、甲基化修饰异常、抑癌基因的失活、致癌基因的激活到癌变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取决于体检的时间点、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以及医师的专业水平,有些癌症可以被检测到,有些癌症还无法检测到;体检没有检测到有可能按照使用的检测手段在那个时间段确实无法检测到。
爱康集团称,爱康的体检报告会真实记录当时的检查结果,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检测到,爱康会请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来进行论证分析,最终以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建议为准。如果出现爱康有责,爱康集团一定会承担责任,绝不会逃避。
张晓玲对于爱康体检报告的一个质疑是,她2023年的体检报告已经提示右肾有“钙化灶”,但是爱康国宾体检并未告知她有患癌风险。对此,爱康集团在函件中回应称,在张女士的2023年体检报告中,提示“右肾钙化灶,左肾错构瘤可能”。张女士在投诉中对外公布的2024年的囊肿大小在3.5cm2.8cm,从2023到2024年,该囊肿大小在癌症的增长速度范围内。
张晓玲还提到,自己一直都很关注爱康国宾体检对“癌胚抗原定量”的验血筛查,但这10年的体检报告中,她的“癌胚抗原定量”检测结果一直都在正常范围内。对此,爱康国宾解释称,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也就是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没有被认可的关联性。
7月17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通过律所官方渠道联系到张晓玲,她对于爱康国宾的说明没有进一步回应。
此前,张晓玲向爱康国宾发了律师函,还在政府官网进行了投诉。值得关注的是,记者从张晓玲处获取到的律师函和投诉信内容显示,其发律师函和投诉的对象除了爱康国宾,还有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管理中心)。官网资料显示,北大医疗康复医院是北大医疗旗下的一家以康复医学为发展特色的三级专科康复医院,北京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张晓玲发给北大医疗康复医院的律师函部分内容 来源:张晓玲提供文件截图
根据张晓玲提供的发给北大医疗康复医院的律师函显示,其在2024年8月底因腰腿疼痛,于当年10月14日在该医院做了体检。体检报告显示“右肾囊肿,右肾可见一低回声,随访”,关节于脊柱一栏显示“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发光法)”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并经医院的医护人员误读为指标正常,不需要任何处理。后在其他医院确诊出肾癌,恶性,并转移至腰椎,骨癌四期(晚期)。这封律师函的落款时间为7月4日,诉求是“为便于探究诱发原因、肿瘤成长及转移过程,本人已拜访了中外数名医学专家,将对该次体检标本进一步分析研究及检测”,请医院提供本人血液检测标本及数据、医院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技术产品的检测依据和取值等材料。
根据张晓玲提供的面向两家体检机构的投诉信,张晓玲的诉求共有三个:对两被投诉人误检漏检重大疾病行为,导致投诉人耽误治疗,威胁生命,造成终身残疾,对其给予停业、吊销体检资格处罚;对两被投诉人关于“肿瘤标志物”(癌症抗原)筛查癌症的服务立即叫停,对该设备进行封存,并对该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来源的合法性,专家组成人员的合法资质、检查的规范性、技术操作的可靠性进行全面调查;两被投诉人体检过程中,对体检结果数据造假,虚假宣传给予严肃处理,并对直接责任人移交有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此外,张晓玲的另一封面向医院的投诉信还点名了6名被投诉人,包括三名为其提供诊治的医生以及医生所在医院的院长。
按照张晓玲提供的7月17日上午的投诉页面截图,上述两封投诉信的发起时间为7月11日,目前并未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