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证监会核准申港证券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私募投资基金业务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券商系私募子公司或再添一家。

  718日,记者从证监会官网获悉,中国证监会核准了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港证券)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的资格。

  申港证券获准设立子公司

  从事私募投资基金业务

  证监会网站于715日发布了核准申港证券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私募投资基金业务的批复。

  根据批复,证监会要求申港证券应当依法办理子公司工商设立登记,修改公司章程,并报住所地证监局备案;应当依法完成子公司筹建工作,配备人员、系统、场所,在筹建情况通过公司住所地证监局现场检查前,不得实际开展业务;还应当切实履行母公司的管控责任,加强对子公司的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定措施切实防范与子公司的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风险,督促子公司稳健经营、依法展业。

  资料显示,申港证券于2016314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复设立,并于同年10月正式开业,系国内首家根据CEPA协议设立的合资多牌照证券公司,注册在上海自贸区。公司注册资本为43.15亿元人民币,由3家香港持牌金融机构、11家国内机构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其中港资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29.32%。目前,申港证券旗下已有一家全资子公司申港证券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

  申港证券申请私募子公司牌照大概经历了三年时间。2022年,申港证券提交相关申请,向私募子公司发起冲击。20232月,证监会发布了申港证券申请通过子公司从事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反馈意见,其中提到,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目前仅开展科创板和创业板项目跟投,尚无其他股权投资经验,请结合另类投资子公司业务情况,论述公司是否具备设立子公司募集使用客户资金开展股权投资的相关业务能力。20257月,该公司获批设立子公司从事私募业务。

  市场人士认为,以往一些券商旗下的私募子公司聚焦布局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布局早期优质项目;还有一些券商私募子公司则发力并购重组、Pre-IPO等业务,偏向于中后期的布局。未来申港证券私募子公司的业务布局方向值得关注。

  券商私募子公司规模超6138亿元

  券商私募子公司的诞生有一定历史背景。2016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要求券商将私募业务剥离至独立子公司,由此券商私募子公司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目前,全市场比较知名的券商系私募子公司,包括中信金石、中金资本、兴证创新资本、华泰紫金投资、国泰君安创新投资、海通开元投资、广发信德投资、招商致远资本等。

  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存续产品规模为6138.28亿元,占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存续产品总规模的5.07%。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基金82.95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为20.5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18日,中证协在官网发布了《自律规则适用意见第8——关于〈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和〈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有关规定的适用意见》。

  中证协表示,为正确理解与适用《证券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管理规范》第三十六条和《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第三十四条关于对公司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形或事件进行临时报告的相关规定,现将重大影响的情形或事件认定标准、报送要求等有关事项进行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