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公布基孔肯雅热病例最新情况:截至7月21日,顺德区累计病例2471例,南海区累计病例84例,禅城区累计病例100例,均为轻症。这意味着截至7月21日,佛山顺德、南海、禅城等三区基孔肯雅热累计病例达2655例,所有病例均为轻症。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7月19日至7月21日,过去三天时间,佛山三区分别新增基孔肯雅热病例674例、412例和370例。从单日新增病例来看,病例增加数量呈下降趋势。

公开信息显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跟大家熟悉的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再是,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

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7月18日,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均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大家7月19日至20日开展灭蚊行动。

患者的治疗问题如何保障?在7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表示,目前,佛山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09家,包括三级医院36家,共有床位数45000多张、医护人员75000多人,可满足日常及应急医疗服务需求。全市目前有防蚊隔离床位3696张,可根据实际需要继续扩容,满足收治需求。已指定5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提供诊疗和住院治疗服务。

陈爱贞表示,为加快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筛查和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治,全市核增了35家医院可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项目。市民朋友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是否去过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区域,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相关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一般需要4-6小时。如果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的话,就需要住院治疗,病程大概7天。

据微信公众号“广东疾控”消息,7月21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致市民朋友的倡议书》称,广东近期天气炎热、降雨频繁,蚊虫已进入快速繁殖期,广东省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登革热疫情也进入快速上升期。倡议书号召:一、翻盆倒罐清积水,不给蚊虫留温床;二、积极动手灭蚊虫,家里家外无死角;三、严防死守防叮咬,个人防护记心间;四、旅途防护不松懈,平安出行才舒心;五、出现症状别拖延,及时就医早治疗。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表示,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刚开始: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 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5天就退疹。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两三个月。新生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

何剑峰提醒称,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大家无需恐慌,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大家一起齐动手,清积水,防蚊虫,保健康,积极做好家庭及周边环境的积水清理,做好个人防护,可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