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为中国收藏碑帖最为丰富的公藏机构,馆藏碑帖拓片有25万件,能够称为善本者,约有3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宋拓孤本 、收藏大家吴湖帆的“四欧堂墨宝”之一的《许真人井铭》即是其馆藏重要碑帖之一。近日,这一珍贵文物历经五年原样复制后由止观书局出品、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许真人井铭》
《许真人井铭》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但在笔者心目中,这件碑帖可不简单,若果要将国内外现有的碑帖一级文物,再细分个高下,这本《许真人》照样可以荣登“一级甲等”毫无悬念,一是文本好,海内孤本,其文献珍贵性无可比拟。书法好,徐铉篆书中难得一见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拓本好,宋拓纸墨古黝,光彩动目。装帧好,宋本原装挂线装裱,独一无二。收藏好,题跋好,名家收藏名家题跋,历经赵魏、张廷济、鲍昌熙、沈树镛、潘祖荫、吴湖帆等人递藏,已属碑帖收藏界的顶流。若硬要在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那就是此碑不是唐碑经典名品,但依然还是善本碑帖的国宝重器。”
《许真人井铭》是南唐时期刻立于句容茅山紫阳观,由宋代徐铉撰文并篆书。东晋许长史(谧)曾在茅山建宅修真,后得道仙去,宅所岁久堙没,唯留丹井存焉,人称“许真人井”。六百年后,南唐徐铉过访茅山,瞻仰遗迹,感佩万分,题刻井铭一篇。原石宋代以后毁佚,而今唯有宋拓孤本传世。(此井原在句容茅山玉晨观内。玉晨观,在句容县东南四十五里,句曲洞北门之侧。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陶弘景奏请立为朱阳馆。唐代曾先后改为华阳宫、紫阳观。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奉勅改今额。)

徐铉《私诚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铉(917—992),宋代扬州广陵人,字鼎臣。徐延休子。早年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徐锴并称“二徐”。五代时,仕吴为校书郎,仕南唐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入宋,为太子率更令。后历官给事中、左、右散骑常侍。淳化二年(992),贬静难军行军司马,卒于邠州。精文字学,尤擅篆籀,精纯竒绝,气质高古。尝受诏与句中正等校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世称“大徐本”,是研习文字学和小篆的必读书。相传秦李斯碑版久佚,后世多以徐铉摹本刊刻入石。由此可见,南唐徐铉是我国文字学和篆书艺术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许真人井铭》是徐铉篆书中难得一见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工诗文,著有《骑省集》等。

徐铉《篆书千字文残卷》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宋摹本)

徐铉“大徐本”《说文解字》汲古阁藏板
此井铭文收入徐铉《骑省集》中,铭文全文如下:长史含道,栖神九天。人非邑改,丹井存焉。射兹谷鲋,冽彼寒泉。分甘玉液,流润芷田。我来自西,寻真紫阳。若爱邵树,如升鲁堂。敬刊翠琰,永识银牀。噫嗟后学,挹此馀光。此铭文所言乃许长史修真得道之事。许长史,名谧,一名穆,字思玄,东晋人。少以博学知名,儒雅清素,博学有才章,仕为郡主簿,后官至散骑常侍。许长史博访耆宿,寻真修道,在茅山创立了道教上清派。元和元年(366),许长史在雷平山营造宅所,曾手植左纽桧。后在宅南凿了一口井,即所谓的“许真人井”。后宅所岁久堙没,复留井于观中。

《许真人井铭》

《许真人井铭》

《许真人井铭》

《许真人井铭》
此册《许真人井铭》外包蓝布套,楠木面板,刻有赵之谦楷书:“茅山许真人井铭 徐鼎臣纂书 宋拓孤本,家晋斋先生旧藏,既归张尗未解元,鲍少筠得之张氏,近复归同年沈郑斋。同治乙丑六月二十三日赵之谦记。”填石青色。另附有吴湖帆楷书二行:“粤六十四年戊辰七月归吴氏四欧堂珍藏。”填石绿色。

拓本中除篆书74字外,又有正书两行12字:“道副孙文德 焚修道士成廷昭”。
册首有赵之谦、张廷济署端。

册首
册尾有钱坫、张廷济、吴湖帆等跋。另有陈广宁、钱泳、陈豫锺、冯敏昌、潘学敏、何元锡、倪稻孙、徐楙、陈承修、褚德彝、吴梅、叶恭绰、蒋祖诒等观款。

册尾局部
嘉庆廿三年(1818)中秋张廷济以千金购得此拓本,直呼:“此希见之本,可宝可宝。”张廷济(1768—1848),浙江嘉兴人,字叔未,嘉庆三年(1798)乡试第一,因会试屡踬,遂绝意仕途,建“清仪阁”,以图书金石自娱,工书法,有《桂馨堂集》、《清仪阁题跋》。张廷济喜藏金石拓本,此册前有其题签,后有铭文录文及题跋,其爱古、藏古、鉴古之心可窥一斑。可惜张氏清仪阁毁于咸丰庚申之劫,所藏彝器碑版荡焉无存,古物散出后为其甥徐籀庄(同柏)弟子鲍少筠所得。此册《许真人井铭》也一并流入鲍家。
至同治四年(1865)六月沈树镛由鲍少筠处得。沈树镛(1832—1873),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字均初,一字韵初,号郑斋,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内阁中书,著有《汉石经室金石跋尾》、《书画心赏日录》、《养花馆书画目》、《续环宇访碑录》(与赵之谦合纂)。沈氏精鉴别,收藏金石书画甚富。期后曾一度为潘祖荫滂喜斋收藏。
民国十七年(1928)年归藏吴湖帆四欧堂。吴湖帆是民国时期的大收藏家,家藏有《化度寺塔铭》、《虞恭公碑》、《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四种碑帖,因同为欧阳询书法,均为宋拓,实属难得,遂合装同贮一匣,名曰“四欧秘笈”,故颜斋号为“四欧堂”。吴氏家富收藏,其母川沙沈氏,名和,字静研,乃沈树镛之女。吴湖帆乃吴大澂嗣孙,沈树镛外孙,其妻潘树春(静淑),父潘祖年,伯父潘祖荫,故而此《许真人井铭》古刻终传至吴湖帆潘静淑夫妇,为四欧堂贮藏,可谓得所归矣。
此册珍拓递藏有序,墨气黝古,世间仅此一本,实属传世孤本,无怪乎吴湖帆在得此拓本后难掩不住心中的喜悦,题曰:“天下第一北宋拓北宋装,四欧堂墨宝之一”,并跋曰:“吾家所贮汉唐宋诸碑帖以此真北宋初拓为最古,所见唐拓诸本亦不可信,无此古也。”

吴湖帆在得此拓本后曾题曰:“天下第一北宋拓北宋装,四欧堂墨宝之一”,
此册之珍贵,其不啻为宋拓孤本,还在于其装帧形式仍保留着宋代的原装式样。吴湖帆是碑帖收藏与碑帖装潢的解人,他用绫绢新装了背托,将宋装册页的四角和中缝用金色丝线挂靠在背托之上,既未动宋装,又面目一新,让善本“厚重”并“豪华”起来。
据止观书局介绍,计划出版这套书时,就下定决心,要按照原貌进行复制,此次出版,除了用宣纸印刷并传统装裱外,还按照吴湖帆用绢做背托并挂线的方式呈现,并用极具收藏价值的金丝楠面板,同时改原书蓝色布包为蓝色布面函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