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联合官方电视台测试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并拍成视频节目,引起大量争议。原因是那些视频展示了国人熟悉的几乎所有品牌电动车主打车型智能辅助驾驶的局限性,提醒公众认识辅助驾驶的相关功能和安全边界。但是在这当中,特斯拉的表现相对最好,多家国内车企用 " 不予置评 " 回应懂车帝的测试,许多网民则怒斥懂车帝抬特斯拉,打压国内品牌。与懂车帝联合制作节目的官方电视台随后在稿件中删除了 " 联合 " 的表达。

▲懂车帝相关节目海报(图源:懂车帝 APP)
懂车帝的这个测试结果,对所有国内厂商来说都不讨喜,这是必然的。一些国内厂商的粉丝很生气,这也符合逻辑,而且国内品牌有坚定的粉丝群,这是好事。不过老胡认为,关键是懂车帝的测试得是专业的,并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只要做到这两点,无论测试结果是什么样的,舆论都应理性看待,没必要从这一测试是否支持民族品牌的角度去联想。
由于这个节目原来是懂车帝与官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它的公平公正性应当比一般商业平台单独测试评选的节目多了一层正面的保证。这次测试结果对特斯拉显得更加有利,马斯克也因此在 X 上引用了懂车帝的测试情况,借机给特斯拉的智能辅助驾驶可靠性做了推广。但是特斯拉一般不做商业公关宣传,这在业内是比较有名的。因此如果说懂车帝与官方电视台搞的这个活动是因为收了特斯拉的广告费才出的这个结果,这样的可能性应当说非常低。
至于专业性,老胡不懂,大家都不太懂。一些人主张,品牌消费者的驾驶体验最有说服力,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不过懂车帝作为汽车资讯平台,它有权利与官方电视台合作进行上述测试,特别是在公安部加强规范管理 " 智能驾驶 " 的当下,行使这种权利不应存在问题。

▲在天津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机器人正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充电。(图源:新华社)
关于测试结果让很多人不悦,老胡这样看。第一,只要能做到上面所说的两点,我认为我们的舆论应当总体上接受任何评测结果。生产厂商如果愿意从中寻找各自的不足,推动自身进步,应被视为一种建设性的态度。
客观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非常迅猛,在这当中仍然存在某个方面的不足,这是正常的。中国电动车拥有完整的全产业链,即使特斯拉也大量使用中国零部件。中国电车行业因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仍没有做到足够先进而失去市场,这样的可能性可以说根本不存在。我们不妨以平常心面对问题的发现和指出,至少舆论作为一个整体应当有这样的态度。要看到,我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都很从容。
怎么看特斯拉呢?老胡认为,有一个特斯拉保持在电动车第一方阵的存在,以及它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继续拥有某个领域的领先,这对中国电车产业并非坏事。

▲资料图(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电动车在中国已经相当普及,但是在全球市场上,它的占有率仍然不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2024 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近一半为电动汽车,欧洲市场上销售的新车中约有五分之一是电动汽车,而拉美电动汽车销量仅为 4%。推动电车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需要中国厂商和特斯拉共同开拓。可以这么说,特斯拉已经是处于主导地位中国电车产业的 " 陪跑 ",有特斯拉与中国厂商一起用力,世界电动车市场势必扩大得更快,那将是整个中国电车行业的新希望和新空间。
如果连特斯拉也迅速被中国品牌击垮,世界电动车市场成为中国厂商的一统天下,中国厂商在整个汽车市场扩大占有率的道路很可能出现更多障碍。大家想想看,如果电车市场成为中国 " 吃独食 ",在油车仍然使用很方便、汽油供应很充足的未来一些年,西方世界会愿意把他们的市场转给中国的电车厂商们吗?
所以说,中国厂商需要不断发力,同时我们要对特斯拉抱以更宽阔视野支持的态度。中国的电车全产业链已经十分完整,特斯拉可以说已被我们的产业链 " 包围 ",它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与中国电车产业 " 并肩奋斗 "," 手挽手 " 推动全球油车朝电车转型。当它在中国测试的一个指标中处于领先时,让我们大家更豁达地面对这个结果,不要那么强烈地区分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