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晚,新疆智慧城市龙头企业发布公告,其控制权变更方案终于确定。控股股东何开文、岳亚梅夫妇拟以7.21亿元总价转让25.06%股权,产业资本背景的盛凝将入主并成为新实际控制人。这场交易不仅标志着这家连续五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正式进入“盛凝时代”,更折射出智慧城市赛道在资本寒冬中的激烈洗牌。

  资本腾挪:25.06%股权背后的套现逻辑

  根据协议,何开文将向上海盛讯转让19%股权(3638万股),何开文、岳亚梅合计向上海金中易转让6.06%股权(1159.9万股),转让单价15.02元/股,此次交易的总价款高达人民币7.2亿元, 这对掌舵熙菱信息14年的夫妻已通过二级市场和协议转让实现大规模资本退出。

  值得关注的是,交易设计暗藏玄机:何开文将彻底清仓,岳亚梅仍保留7.64%股权,这种“分步退出”策略既规避了全面清仓可能引发的监管审查,又为后续资本运作保留了战略支点。

  业绩困局:五年亏损3.83亿的生存危机

  熙菱信息的困境早已浮出水面。2020-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3.83亿元;2025年一季度虽营收同比增长50.99%至4348万元,但净利润仍亏损1502万元,“增收不增利”魔咒难破。

  业务结构失衡是核心症结:2024年,公司74.5%收入依赖政府客户,但政府项目回款周期长达1-3年,同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465万元。

  新主图谋:央地国资入局与产业整合

  接盘方上海盛讯的背景颇具想象空间。公告披露,在尽职调查结果满意、内部审批流程通过等前提条件成就后,中信集团拟通过中信(深圳)创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入股上海盛讯。与此同时,上海国资委旗下的盛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也将参与对上海金中易出资。

  这场控制权变更,既是民营企业家在行业寒冬中的理性退场,也是国资逆周期布局的典型案例。当智慧城市赛道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竞争,熙菱信息的转型突围战,或将为行业提供一份珍贵的生存样本。

  注:本文结合AI生成,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