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在关税成本激增的压力下,苹果Q3的毛利率能否守住底线?

  当地时间7月30日盘后,苹果将发布2025财年Q3(6月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苹果Q3毛利率指引为45.5-46.5%(中位数46%),较上一季度47.1%的毛利率出现明显下滑。

  但美银警告,真正的压力其实在Q4(9月季度),届时公司将面临额外10亿美元的关税负面影响,整体毛利率可能跌至45%的低点。毛利率压力将直接冲击苹果的盈利能力,而新产品周期能否带来足够的ASP(平均售价)提升来抵消成本压力,将成为决定股价走向的关键因素。

  毛利率面临历史性考验

  美银表示,如果不提高售价,关税实际上相当于对苹果的商品成本征税。苹果一直在通过转移生产来缓解这一问题,甚至提前备货以赶在关税截止日期前完成。但相关的措施很难完全吸收成本。

  苹果对于Q3的毛利率指引为45.5-46.5%(美银预期46.1%),较上一季度47.1%的毛利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包含了9亿美元的关税相关成本。

  更严峻的挑战将在Q4(9月季度)。美银预计苹果将面临额外10亿美元的毛利负面冲击,主要源于对进口的iPhone、iPad和Mac征收20%的关税。这将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50个基点,整体毛利率跌至45%,较Q3财季进一步下滑110个基点。

  美银认为Q4财季将是毛利率的低谷,随后将依靠更高ASP产品的更好组合实现改善,包括预期秋季发布的超薄iPhone(“Air”)。

  对于Q3财季业绩,美银预计苹果季度营收将达到902.34亿美元,略高于华尔街预期的893.33亿美元。每股收益预期1.45美元,略高于华尔街的1.43美元。Q4财季预期更为乐观,美银预计苹果季度营收将达到995.43亿美元,高于华尔街的980亿美元。每股收益预期1.66美元,略低于华尔街的1.67美元。

  产品周期救场:超薄iPhone成关键变数

  面对毛利率压力,苹果寄希望于新产品周期带来的ASP提升。美银预计苹果将在2025年秋季推出超薄iPhone(iPhone “Air”),厚度仅6毫米,配备6.6英寸显示屏。

  这款新机型将替代去年的Plus机型,定价比Plus机型高100美元。美银将超薄iPhone的占比提高,iPhone收入预期因此上调。具体而言,美银将2025财年iPhone收入预期从2036.07亿美元上调至2045.07亿美元,2026财年从2148.37亿美元上调至2199.87亿美元。

  美银还上调了Mac收入预期,受益于3月份发布的搭载M4芯片的新款MacBook Air。2025财年Mac收入预期从322.43亿美元上调至330.92亿美元。

  服务业务:增长稳定但面临监管挑战

  美银预计苹果服务业务将继续保持低双位数增长,Q3财季和Q4财季预期同比增长均为12%。其中,授权收入、iCloud和App Store仍是主要增长

  然而,服务业务也面临监管挑战。谷歌每年向苹果支付超过200亿美元的搜索默认费用面临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调查的威胁。欧盟的《数字市场法》也迫使苹果开放App Store,可能削弱30%的“应用税”收入。

  尽管如此,美银认为最坏情况下监管影响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显现,苹果有充分时间进行调整和应对。

  汇率助力:美元走弱带来顺风

  在成本压力之外,汇率变化为苹果带来了难得的利好。这主要因为美元相对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走弱,有利于苹果海外收入的美元转换价值。

  美银分析显示,汇率因素将为Q3财季和Q4财季分别带来1.31%和1.38%的收入提振,折合美元分别为11.83亿美元和13.74亿美元。

  美银维持苹果235美元的目标价不变,基于29倍2026财年预期每股收益8.20美元。这一倍数处于过去5年19-31倍历史区间的高端(中位数27倍)。

  美银认为较高估值倍数的合理性在于多年升级周期、庞大现金储备、进入新终端市场的机会,以及服务业务组合的日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