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石飞月 上海报道华夏时报记者 石飞月 上海报道

近日,2024年诺贝尔奖、2018年图灵奖得主Geoffrey Hinton出现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称“2025WAIC”)现场,当他发表主旨演讲时,大屏幕上流畅准确的中英文同传字幕格外引人注目。记者了解到,这正是搭载了全新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的讯飞同传在“实战”,为2025WAIC唯一翻译合作伙伴。

在翻译这条赛道,科大讯飞走了一条软硬兼施的路,刚刚升级的讯飞星火X1大模型,多语言能力已经扩展至130余种,而最新推出的Pokee AI录音笔,可实现多语种录音转文字、同声转译播报等智能功能。然而,随着市面上AI终端的增加,科大讯飞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包括耳机、手机、AI眼镜都在分食这块蛋糕,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成为该公司当前的重要任务。

软硬兼施战略

据《2024年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报告》,2023年中国翻译行业总产值已达到686.4亿元,如按照5.5%的增长率来预测,2026年中国翻译市场的规模将突破800亿元。伴随着这几年中国企业出海步入2.0时代以及大模型技术对翻译行业的渗透,翻译的市场规模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早在2016年,科大讯飞就通过翻译机切入翻译领域,彼时的电子翻译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于是讯飞翻译机迅速打响了知名度。今年5月,科大讯飞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2024年讯飞翻译机销量同比增长30%,持续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如今,科大讯飞旗下的翻译产品不再只有翻译机,而是软硬件双管齐下。软件层面,该公司近日宣布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再次升级,在翻译等核心能力上已能对标OpenAI o3等国际一流大模型最新版本效果,多语言能力更是扩展至130余种。

基于讯飞星火X1底座的语音同传大模型也迎来全面升级,据介绍,该模型在翻译效果、实时响应、语音听感、专业精深四大维度实现了显著提升,如现在中英同传首字响应快至2秒,已达到人类高阶同传的行业标准线,综合翻译质量提升20%,覆盖了8万+垂直领域专业词汇,在专业度和完整性上已超越一般同传译员。

硬件层面,科大讯飞在7月28日推出Pokee、Magic、S6等三大系列5款AI录音笔新品,其中,Pokee搭载讯飞星火大模型,可实现多语种录音转文字、同声转译播报等智能功能,Magic搭载同声转译等核心功能,S6系列无论在线和离线都能转文字和同声转译,支持在线10语种、离线4语种与中文同声转译。

可以看到,大模型技术已经深入到科大讯飞的翻译产品中。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管是硬件、软件还是软硬一体,如果跟不上大模型的潮流,不去改造自己的垂直业务,就没办法在这个时代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大模型的翻译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传统的翻译软件和硬件。

竞争对手激增

然而,也正是因为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大讯飞的竞争对手增加了。

软件层面,大语言模型普遍能完成一定程度的翻译工作,包括DeepSeek、文心一言、豆包、ChatGPT等;硬件终端层面,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科大讯飞的竞品,比如AI耳机、AI眼镜、卡片式录音笔、AI办公本等,这些产品同样被赋予了翻译功能,已经普及的手机在大模型的加持下也成为科大讯飞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其实很多厂商没有基于我们的技术和软硬件结合来解决问题,他们的产品也尚不成熟。哪些产品是消费者不需要的?这类客群的特点是什么?对于产品,消费者发自内心地喜爱它,并且离不开它,只有这样,产品才具有生命力并可持续发展。”科大讯飞副总裁赵翔对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

赵翔指出,科大讯飞目前从事技术和产品工作,已经开发了几项产品,总体规模的确与大型手机厂商无法相比,公司也仍然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但有几款产品非常受消费者喜爱,如学习机、翻译机和智能办公本等。“实际上,在使用我们的翻译机时,很多用户是商务人士,对行业术语翻译的专业度和严谨度要求较高。”

作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翻译合作伙伴”,科大讯飞这次为大会开幕式、3场主论坛以及19场分论坛提供同传上屏服务,覆盖15种语言,除了大会现场的同传服务,记者看到,在翻译服务点,还有不少参会者在现场租借讯飞翻译机。

上半年营收增长15%-20%

不过,对于科大讯飞来说,翻译只是该公司发力的场景之一,目前其最核心的业务是AI,该公司也是如今国内唯一实现基于全国产算力的大模型企业。

“随着AI能力不断下沉终端,2025年有望成为‘全民AI’与‘全行业AI’的关键元年,AI正在像水和电一样服务每一个场景。”赵翔称,当下已进入第四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深水区,随着多模态、长链推理等关键技术持续突破,大模型能力不断拔高。

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中,科大讯飞表示,公司积极抢抓通用人工智能的历史新机遇,继续保持面向未来抢占人工智能根红利的战略投入。

至于科大讯飞的大模型水平如何,该公司称讯飞星火X1的推理、文本生成、数学等核心能力可对标OpenAI o3等国际一流大模型最新版本。

当然,大模型的商业转化,最终还是要回归场景落地。用赵翔的话说,即大模型如何与产品深度结合,服务真实场景,创造看得见的用户价值。

据科大讯飞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的内容,《中国大模型中标项目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科大讯飞在央国企大模型项目中,中标金额和中标数量均位列第一,合作客户包括能源行业的国能集团、中国绿发、中石油、中海油,金融行业的等。

在此基础上,科大讯飞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15%-20%,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0%-50%。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