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爱康集团在北京召开媒体说明会,就“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一事作出回应并予以澄清。
会上,爱康集团回顾了事件全过程,并称在内外部专家核查评估基础上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无任何疏漏,不存在漏诊、误诊或所谓假体检情况”。
如今,私营体检中心与公立医院里的体检中心共同承担着民众多元化体检服务的职责。
爱康集团资深副总裁周晓江称,张女士作为一名法律专业人士,本应秉持职业操守,以证据立信。但张女士却罔顾事实,以臆想的方式,通过造谣污蔑的手段,通过网络媒体大肆发酵“爱康国宾假体检”的言论。由于张女士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爱康集团的声誉,令20余年来致力于健康管理服务的几万名爱康集团员工深受伤害,让每年约800万体检客户蒙羞,更让民众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对私营体检中心、对整个体检行业,乃至对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中国整个医疗行业产生不信任。
在上述情况下,爱康集团认为“必须澄清事实,还原真相”,爱康集团代表1万5千名爱康员工,不得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现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
爱康集团确认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无误诊
在媒体说明会上,爱康集团华北区医疗管理及运营副总经理、中日友好医院原门诊部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原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秀池按照时间线回顾了事件进程。
回顾过程中,李秀池根据事实证据对两点进行澄清:第一,不存在“爱康体检未查出异常而其他机构查出”的说法;第二,公开的北大医院病理报告显示为早期肾癌,而非张女士自述的晚期。
根据其回顾,2023年10月9日,张女士在北京爱康集团西内门诊部(爱康集团北京西直门分院)进行体检。
其体检报告中清楚提示:1)双肾超声检查结论左肾错构瘤可能、右肾有钙化灶,并风险提示和给出进一步诊断的建议:对右肾钙化灶定期复查肾脏超声和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请专科诊治,左肾错构瘤提示首次发现需要做CT,以除外其他肾脏占位性病变,必要时到泌尿外科治疗。
2025年7月11日,爱康集团接到张女士的律师函,即刻组织内部开始核查,并同步请外部的超声以及泌尿外科专家进行病案分析,最终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报告结论与肾脏超声检查的实际情况一致,没有漏诊或误诊,更不存在张女士所称的“假体检”。随后,爱康集团于7月17日、18日接连两次公开声明,对张女士健康状况予以关切,并澄清相关事宜。
对于张女士所提出的“假体检”,爱康集团副总裁、原中科院广州生物与医药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出生缺陷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朝晖博士在媒体会上予以了明确驳斥。
汪朝晖博士将张女士过去所有体检时所做的癌胚抗原检测的质量控制图进行了脱敏展示,相关质量控制图均可在爱康集团的存储系统中实现完全追溯,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假体检”。“我们随时可以把这个可追溯的数据与系统交给政府主管部门来核查。”汪朝晖博士表示。
同时,李秀池就张女士所提出的“提供十年血液样本”等质疑进行回应,根据医疗行业惯例和国家相关规定,血清类检测样本的保存时间通常为1-7天。因此,爱康集团不可能保存张女士十年间的血液样本。目前,爱康集团已将张女士十年的检测数据报告、设备信息、检测质控结果等相关信息全部提供给了主管机构。
关于在岗人员资质等问题,李秀池表示,所有医护人员都是持证上岗;所有的仪器设备及试剂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整个检测环节都严格按照质控标准。同时,爱康集团还在说明会当中,现场与爱康北京区实验室进行了连线,通过直播展示了北京爱康实验室一流的检测设备以及严格规范的质控流程。
张女士体检风波事件完整时间线
经过爱康集团内部存档核查,结合张女士向媒体公布的资料,张女士近几年体检及肿瘤诊断情况如下:
2023年10月,爱康集团在张女士的体检报告中,提示“右肾钙化灶,左肾错构瘤可能”。
2024年10月,张女士在北京某康复医院的体检报告中显示“右肾囊肿,右肾可见一低回声,大小:3.5cm2.8cm,呈分叶状,血流信号丰富:至医院进一步检查,随访”,关节与脊柱一栏显示“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发光法)”数值在正常值范围。
2024年11月,张女士在北京某医院进行手术,该医疗机构的《病理检查报告单》载明,张女士所患癌症的分期为“pT1aNxMx”,即癌症早期阶段(1a),报告中没有确诊癌症转移。
2025年2月,张女士自称在国外某医院进行了检查,其提供的检查报告的中文翻译显示:“转移至腰椎(L4)的癌,切除。与透明细胞肾癌的转移一致”。在张女士给上文北京某康复医院的律师函中,张女士声明“后在其他医院确诊出肾癌,恶性,并转移至腰椎,骨癌四期(晚期)”。
若张女士向媒体公布的上述2024年11月的《病理检查报告单》和2025年2月的检查报告属实,以及其有关转移至腰椎、骨癌四期(晚期)的声明属实,则张女士的肾癌从2024年11月被诊断为“肾癌早期阶段”发展到2025年2月的“肾细胞癌转移至腰椎、致骨癌晚期”仅用了3、4个月的时间,证明张女士所患的肾癌发展速度极快。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23年10月在爱康体检,报告提示张女士“右肾钙化灶”,也就是超声检测时并无癌症迹象,到2024年11月,张女士在北京某医院手术,病理确诊为早期肾癌(分期为“pT1aNxMx”)。
参考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肾癌样本的生长速度范围从0.2厘米/年到6.5厘米/年,张女士在爱康体检时没有肾癌迹象到一年后初次发现早期肾癌大小为3.3cmx3cmx3cm,属于肾癌的生长速度范围内。
爱康集团再次明确称,张女体检后初次发现的是早期肾癌,并非晚期。
2025年7月11日,爱康集团接到张女士的律师函,即刻组织内部开始核查,并同步请外部的超声以及泌尿外科专家进行病案分析,最终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报告结论与肾脏超声检查的实际情况一致,没有漏诊或误诊,更不存在张女士所称的“假体检”。
2025年7月15日,爱康工作人员尝试联系张女士,张女士称不方便接听,要求在下午4点后再联系。此后双方未能进一步沟通。
2025年7月16日,爱康集团法律顾问再次致电张女士。张女士表示,在爱康集团提供其律师函所要求的全部资料之前,视为未收到回复,并拒绝在此之前与爱康集团就任何问题沟通,同时称将继续维权。
爱康集团于7月17日、18日接连两次公开声明,对张女士健康状况予以关切,并澄清相关事宜。
《肾细胞癌诊疗指南》称癌胚抗原与肾细胞癌筛查无医学关联性
发布会现场,爱康集团体检超声专业组组长、原武警北京总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北京女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常委黄英对2023年10月张女士在爱康集团进行的超声报告进行了解读。
黄英医生指出,张女士对外声称的2023年的超声检查描述“右肾钙化灶、有低回声”属于编造,与其实际的超声报告不符。
爱康集团称,只要张女士提供书面授权,爱康集团可以直接对外公布张女士的超声检查的具体描述。
关于张女士所述“癌胚抗原(CEA)”检测正常一事,爱康集团副总裁、原中科院广州生物与医药健康研究院院长助理、国家人口计生委出生缺陷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朝晖博士表示,肾癌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CT/MRI)而非血液检测(美国NCCN指南2024)。癌胚抗原(CEA)主要用于结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
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明确指出,“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即CEA与肾细胞癌筛查无医学关联性,不能用于是否存在肾细胞癌的风险评估。
此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张志凌教授在事件相关报道中也明确表示,目前肾癌并没有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肾癌无法像肠癌、前列腺癌那样,通过抽血就能反映出患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