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山东青岛胶州湾航道,大型外贸货轮穿梭不息。视觉中国 图

8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7月外贸数据。以美元计,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5453.2亿美元,同比增长5.9%;出口总值3217.8亿美元,同比增长7.2%;进口总值2235.4亿美元,同比增长4.1%;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

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5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出口总值2.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总值1.45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7%。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以人民币计,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出口总值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0%;进口总值1.60万亿元,同比增长4.8%;贸易顺差7051.0亿元。

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5.70万亿元,同比增长3.5%;出口总值15.30万亿元,同比增长7.3%;进口总值10.39万亿元,同比下降1.6%。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7月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加快,好于市场预期

以美元计,7月中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2%,较6月加快1.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好于市场预期。

机构认为,7月出口同比增速加快,一是上年同期增速基数较低,二是“抢出口”现象、转口贸易进一步升温,三是外需仍具韧性。

从基数效应看,去年出口基数极低,2024年7月出口环比-2.3%,创过去二十年来同期新低。

银河证券指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抢出口”效应仍在延续。市场最关注的8月12日关税缓冲期“大限”是否延期问题,在7月底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后并没有给出明确信息,使得部分企业提前出货,订单结转至7月。同时,7月份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速16.6%(前值16.9%),其中对越南、印尼和菲律宾出口增速分别为27.9%、12%和10.7%,较上月分别上行4.1、3.2和0.5个百分点,我国对非美国家转口贸易边际上行。

华创证券认为,从出口高频来看,外需或仍具韧性,截至7月27日的四周内,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四周累计同比回升至5.6%,6月底四周同比为3.1%。同时,7月,主要经济体(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印度、英国、中国台湾地区、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制造业PMI均值50.38,仅略微低于6月均值50.44。此外,7月韩国出口同比升至5.9%,7月上半月,越南出口同比升至17.1%。

值得注意的是,7月对美国出口增速延续大幅下行,出口同比下降21.7%(前值为下降16.1%)。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指出,除上年同期基数抬高外,主要原因是当前美国对华关税处于41.3%左右的很高水平,对我国输美商品的市场可接受性影响很大。另外,5月中美举行日内瓦经贸会谈,大幅降低双边关税,引发前期积压商品对美集中出运,以及部分商品的对美“抢出口”,7月这一效应有所减退。

不过,1-7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前值加快0.8个百分点,冯琳认为,由于当前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已占我国整体出口的一半左右,7月对该区域出口增速显著加快对整体出口拉动作用很强。这表明近年我国持续强化“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正在为当前抵御重大外部冲击提供重要缓冲。

7月进口增速继续回升,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以美元计,7月进口额同比增速(4.1%)较上月加快3个百分点,继上月同比增速转正后继续回升。

7月进口同比增速高于市场预期。银河证券指出,7月进口同比增速创过去12个月最高增速,过去十年进口增速同期均值为0.6%,进口增速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冯琳认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反弹,同比涨幅加快,价格因素对进口额增速起到推升作用。同时,7月我国出口增速延续回升,外贸“大进大出”模式下,出口环节进口需求受到一定拉动。

银河证券认为,需求改善支撑进口上行,从高频数据来看,7月份国内高炉开工率、螺纹钢开工率、PTA开工率、水泥发运率和汽车轮胎开工率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此外,部分主要商品进口数量增速带来较大支撑,如,成品油(进口数量同比增速24%)、集成电路(12.2%)、原油(11.5%)和铜及铜材(9.1%)。

下阶段出口增速或回落,进口增速有支撑

银河证券分析指出,北美进口货量集中前移至上半年,预计下半年增速将回落。7月31日的总统令还包括,如有国家或地区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规避关税,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后续出口环境不确定性将增强。

进口方面,冯琳认为,在出口增速总体下行的预期下,外部环境波动对进口的影响还会显现,加之“反内卷”会推动部分产能退出,可能会对相关行业原材料、资本品进口需求产生一定影响,近期进口回升势头能否持续将主要取决于国内大力提振内需的政策力度和效果。预计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国内稳增长政策会显著发力,将对进口增速有一定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