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期间,书香满城。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汇聚起阅读之光,上海各区则以“一区一特色”的区级分会场,让阅读成为城市每个角落最温暖的注脚。

徐汇分会场以“突破传统书展边界,打造‘阅读+’文化新生态”为出发点,不再局限于书本本身,而是以“阅读+”为核心,深度联动电影、剧院、商圈及各大经典IP,让阅读与多元文化、消费场景碰撞融合。 

“阅光宝盒”徐家汇书院将于8月18日再度开启“寻光之夜”嘉年华。恰逢中国电影120周年,今年的“寻光之夜”将以寻找“电影之光”为线索,巧妙融合电影文化与阅读体验。

当天,市民游客将手持一份活动地图、一张定制电影票根,化身为 “寻光者”进入徐家汇书院。一楼少儿主题馆中,“三毛:少年今年九十岁”主题分享特邀张乐平之子现场讲述漫画创作背后的故事,让“三毛”这一国民形象从画中“走”到读者面前,三毛扇画流光工坊、电影角色美妆坊等活动,给孩子们提供有趣的现场体验活动。

书院各个楼层之间,以《大闹天宫》《好东西》《邮缘》《聂耳》等四部具有徐汇元素的电影进行串联,设置“电影可描摹”场景打卡、电影街区地图以及邂逅电影NPC等环节。读者还有机会在此意外邂逅《邮缘》中的女主角扮演者“燕子姐姐”陈燕华。活动当晚,《缘,妙不可言》——电影《邮缘》分享会特邀陈燕华、导演桑弧之子李亦中、马尚龙做客书院3楼报告厅,分享电影中的不解之“缘”。

8月15日至8月19日,YUE汇趣GULUGULU自然生活集在书院广场举行,聚集众多可持续生活品牌、环保主义艺术家、手作匠人带来的文创好物,还将放映“露天电影”致敬经典。

活动与周边商场联动,读者可在书院前台领取“书香光影 阅读的姿态”徐汇区分会场系列活动宣传手册,凭手册在美罗城及东方商厦部分商户享受专有折扣福利。

今年8月,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为创作灵感的同名舞剧,即将登上西岸大剧院的舞台。8月12日至17日,徐家汇书院将在西岸大剧院举办“YUE 汇趣・天工开物”市集嘉年华,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此次市集以明式生活美学为亮点,包括好书推荐、非遗好物、传统工艺、文创好物等,还有广场表演、快闪等活动,将自然与人文、商业与艺术融合。

8月14日,一场关于舞剧《天工开物》的对谈《当大明“落榜生”教会我们“破卷”》,将在徐家汇书院报告厅内率先登场。舞剧《天工开物》导演陆川、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特以及会飞的“天工男团”成员将在现场与市民游客一起追寻宋应星选择“脱下长衫”,走向田间工坊,用双足丈量大地,以双手记录百工技艺,在黑夜中点亮科学微光的动人故事。

此外,徐家汇书院还将带来“光的鉴证”“光的启蒙”“光的守候”等多个板块的活动。

在“光的鉴证”板块,8月13日、8月15日,徐家汇书院将举办寻找“采珠人”居民口述史系列活动。活动以著名作家陈丹燕、陈保平撰写的《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为蓝本,打造公共图书馆中首个口述历史的“声音档案阅览室”,丰富文化地标的“建筑可阅读”形式。届时,书院将邀请张济顺、陈丹燕、陈保平、冯筱才等嘉宾,鼓励市民读者成为社区历史的“采珠人”,挖掘和传承徐汇记忆。

在“光的启蒙”板块,8月17日,“YUE见成长・小馆员30周年特别活动”将在徐家汇书院报告厅举行。1995年,徐汇区图书馆开创上海公共图书馆界先河,开设小馆员培训班,30年来为近2000名中小学生提供培训服务。此次活动邀请小馆员们“回家”,分享关于“图书馆・阅读・成长”的故事。

“光的守候”板块,徐家汇书院联动13家街镇图书馆、29家汇悦读灯塔书房、17个馆外服务点以及12家书香联盟实体,将组织开展百场阅读活动,覆盖全龄全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突破时空限制,让阅读无处不在,让书香融入城区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