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美国对多国调整后的 " 对等关税 " 正式生效。一周以来,随着市场对关税谈判反应钝化,各大股市近期纷纷创下新高。

截至 8 月 11 日,我国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创 2015 年 7 月 2 日以来新高。8 月 13 日开盘后,沪指盘中突破 3674.4 点,创下去年 "924" 行情以来新高;日内创出 3688.63 点,是 2021 年 12 月 13 日以来新高。去年 9 月 24 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推出多项重磅政策,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点燃了投资者投资 A 股的热情。2024 年 10 月 8 日,沪指高开 10.13%,报收 3674.4 点,创下当时的历史性高点,这一波行情也被市场称为 "924" 行情。

美股方面,8 月 7 日前后,随着第二季度财报陆续披露,受多家美国科技巨头表现亮眼等多重因素影响,纳斯达克指数上周上涨 3.9%。截至 8 月 12 日收盘,美股市场三大指数均涨超 1%,标普 500 指数、纳指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

市场担忧

经济方面,美国二季度 GDP 虽然增长 3%,较一季度 -0.5% 的增速明显回升,但美国经济上半年平均增长 1.25%,比 2024 年低了一个百分点。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同样引发市场担忧。本月初,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 月新增就业岗位为 7.3 万个,大幅不及预期的 10.4 万人。此外,美国劳工局还下修 5 月和 6 月非农就业数据近 26 万人,下修幅度创疫情以来最大。随后,美国劳工局局长麦肯塔弗因 " 篡改数据 " 被解雇,提名的新任局长还有待参议院确认。

当地时间 8 月 12 日,美国劳工统计局 " 换帅 " 后的首份 CPI 报告显示,7 月份,美国 CPI 同比上涨 2.7%,与 6 月份涨幅持平。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7 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3.1%,高于前一个月的 2.9%;环比涨幅为 0.3%,高于 6 月份的 0.2%,创 1 月以来最大涨幅。

当地时间 2024 年 7 月 11 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家超市的顾客在购买水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预算和人员缩减,美国此次公布的 CPI 采集样本减少。对市场和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意味着要避免仅凭短期变化做决策。

美国关键经济数据带来的不确定性,无疑将搅动市场情绪。

企业承压

美国关税虽然新闻不断,但实际上,除了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 10% 的关税外,多项关税被延期,美国借此施压贸易伙伴推进谈判。期间,部分企业在关税生效前抢先进口商品,因此关税压力并未立刻转嫁给消费者,而是由企业承担。

路透社根据企业财报、采访及官方声明等信源数据预计,自 2 月 1 日美国签署关税行政令以来至 5 月底,各国企业因美国关税政策而遭受的损失超 340 亿美元;7 月 16 日至 8 月 7 日披露财报的 333 家企业中,全年因关税造成的损失总计在 136 亿美元至 152 亿美元之间。

日本车企丰田预计,截至 2026 年 3 月份财年,将因关税损失近 100 亿美元。德国车企大众在财报中披露,上半年因关税损失 15 亿美元,并将今年营业利润率从 5.5%-6.5% 下调至 4%-5%。美国日用品公司保洁表示,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美国和欧洲消费者的支出或将减少,因此对该公司的年度销售预期做出了下调。

当地时间 2025 年 4 月 11 日,日本横滨大黑码头,停放着新车。

让企业完全消化关税成本是不可持续的,这些成本终将由企业、供应商和消费者分担。

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关税将使 2025 年美国家庭平均支出增加 2400 美元,其中对服装类商品的影响尤为严重,鞋类价格或将在短期内上涨 40%。

美国企业戴尔也将关税影响纳入投入成本,其 CFO 表示,将把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此前,戴尔已经在美国市场取消或降低了多款产品的折扣,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的零售价大幅上涨。

盟友抱怨

美国关税政策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引发盟友抱怨。部分盟友抢在关税生效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但仍引发不满。

6 月份,日本制铁公司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正式完成,日铁将美钢纳为全资子公司。日铁希望通过本地化生产稳定钢铁产品在美国的供应,以规避关税影响。据新华社报道,为让美国政府 " 回心转意 " 促成收购案,日方付出了巨大代价,巨额投资能否得到相应回报存在不确定性。

于 8 月 7 日生效的 " 对等关税 " 中,美国对日本的税率为 15%。同一天,日本政府发布更新版的 2025 财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数据,从先前预期的 1.2% 下调至 0.7%,主要归因于美国加征关税。

7 月底,在关税政策即将生效前不久,美国与欧盟达成 15% 税率的关税协议,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批评这一协议是 " 投降 "。此前,针对美国 " 对等关税 ",马克龙要求欧盟委员会加速采取反制措施," 坚决捍卫欧洲利益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外展示其标识

美国关税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将进一步引发连锁反应。

7 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 3.0% 和 3.1%,高于今年 4 月份 2.8% 和 3.0% 的预期,低于 2024 年底 3.3% 的预期。IMF 在报告中表示,由于潜在的高关税及不确定性等因素,全球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如今的优先项,应是提升政策的可预见性。

对美国而言,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在最近一篇报道中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将改变各国对美国的看法,降低与美国互动的意愿,进而腐蚀贸易伙伴对美国的信任。

(编辑:曹静 涂恬)

【责任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