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赵露思的“助农风波”仍在舆论场中持续发酵。她在连续多日的直播中带火了多款农副产品,但也引来了相当一部分网友的质疑。目前,涉事公司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介入调查。

据此前报道,赵露思在直播中曾推荐某品牌的苹果干和苹果汁,称这些产品是团队以正常市场价格收购,将4000余户果农手中因冰雹灾害导致外观受损而滞销的600吨苹果制成果干、果汁。随后,有网友质疑,这些苹果干、苹果汁是赵露思友人公司的产品,赵露思所谓的助农是为好友宣传推广。

“助农风波”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助农行为的“真假”,二是赵露思方面和推荐的品牌之间到底有没有利益上的关联。

此前,赵露思推荐的苹果汁品牌社交媒体账号上曾发出一份延长县农业农村局发出的助农证书。先是有消息称该证书系假冒,因为“公章是假的”;之后又有消息称,当地并未向赵露思本人颁布“助农大使”证书,并不是说“整个证书是假的”。

一款产品一旦得到了助农证书的加持,也就在无形之中有了“光环”的加持——消费者可能认为自己购买该款产品就是在助农,从而增加购买的欲望,提高相关产品的销量。即使该款产品的价格比其他品牌高一些,消费者可能也会因为自己在“做好事”而不做过多计较。

如此看来,“助农大使”到底是不是给赵露思本人,可能并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涉事品牌公司是否真的具备助农权限,以及其与相关直播带货人员的合作是否真实开展过助农活动。也就是说,相关企业到底有没有资格以“助农”名义宣传产品,这也应该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调查的重点。

再看赵露思与相关品牌的关联问题。事实上,此前赵露思已经在直播中表示:“首先我没有拿钱,第二大家买不买和大家想不想尝试农产品是大家的选择,我只是推荐”“果汁无论赚不赚钱都不进我兜里”。目前的公开信息显示,赵露思本人与相关公司并无股权关联。

针对部分网友的质疑,有法律专家指出,明星与推荐品牌之间即便被认定为关联交易,如果背后并没有获益或者被查实的显性利益,那么本身不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当然,如果后续调查证实赵露思曾在私下收取佣金或服务费,那么相关公司也有权要求其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分配,且可基于双方的经纪合约条款约定执行违约条款。

或许,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赵露思方面到底有没有从中“赚钱”。至今为止,赵露思以及相关公司仍没有公布产品成本和利润分配,才会让部分网友质疑其存在“低价收果、高价卖货”的操作,这同样应该是后续调查的重点。说到底,不管是公益助农还是商业助农,都应该做到收款明晰、定价合理、公开透明。

助农本是善举,也没有统一的模式,任何商家助农的积极性都应该得到保护和提倡。但是作为带有公益标签的市场行为,助农也必须遵守市场的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要经得起各方审视。也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消弭这场愈演愈烈的“助农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