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推行关税以振兴美国制造业,但最新调查却恰巧显示,在关税影响下,美国消费者优先购买 " 美国制造 " 产品的可能性降低了。

这项最新调查是由总部在美国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 ( Conference Board ) 做出的。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不太可能强调产品的产地,而注重价格的消费者更有可能追求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产品的产地。

调查显示,随着关税成本的上升,美国消费者对产品产地的看法在改变," 美国制造 " 标签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可能正在下降。

" 随着价格担忧加剧,许多美国消费者似乎将‘美国制造’标签与高昂的价格联系在一起,因为国内生产成本普遍较高。"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市场与传播研究总监达尔霍夫(Denise Dahlhoff)表示:"(美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价值和可负担性,而不是对某些国家(包括本国)的情感认同。"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胡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他看来,特朗普政府这一轮关税政策上涨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压低进口价格,让消费者享受更好福利,也不是刻意使用关税收益平衡财政,其关税的主要目的还是用来帮助解决美国产业空心化以及伴随而来的蓝领就业问题。

" 但至于能不能够达成他所希望的目的,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胡捷表示。

在特朗普政府通过广泛征收关税的政策鼓励产业回流美国,以及美国消费者对高物价和通胀持续担忧的背景下,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作出了这次调查,该调查基于今年 6 月对 3000 名美国消费者的样本,描述了他们对产品产地(包括美国)的态度与三年前相比的变化。

调查显示,美国产品尤其在以下领域被消费者认可,分别是:科技(例如苹果、谷歌、微软、Meta);零售和休闲(例如亚马逊、星巴克);娱乐和媒体(例如华纳兄弟、迪士尼等);以及服装、配饰和美妆产品(例如拉夫劳伦、耐克等)。

调查发现,生产高端产品的国家往往对高收入群体更具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也仅限于一定程度," 我们的数据显示,随着收入的增长,人们的购买行为通常会更多地受到以高端产品闻名的原产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的影响,但这些消费者的家庭收入不超过 12.5 万美元。"

" 在家庭收入超过 12.5 万美元后,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兴趣会略有下降。原因之一可能是,高收入受访者更有可能处于 45 岁以上的年龄段,与年轻同龄人相比,他们似乎不太受原产国的影响。" 该调查显示," 高收入群体可能对某一产品类别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可以更好地比较不同制造国和价格的产品的质量和价值。此外,家庭收入较高的受访者可能是将收入分摊给更多人,因此他们寻求的是物有所值的产品,而不是来自价格较高的国家的产品。"

调查发现,收入低于 1.5 万美元、10 万 -12.5 万美元和 15 万 -20 万美元的群体对所谓低成本生产地的国家(包括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墨西哥等)表现出最高的偏好度。

同时,调查还发现,对于低成本制造国家的产品,年轻人可能更在意价格,因此,与年长者相比,他们的购买行为可能更多地受到低成本原产国的驱动。

调查显示,鉴于美国消费者对高价格的持续担忧,加上实施的大规模关税,现在对消费者而言,原产国这一因素相对于价格、质量和功能等关键产品特征而言,其重要性可能更低。而且," 在当前的不确定性中,美国消费者专注于寻找更实惠的品牌,调整生活方式,并推迟购买。"

调查写道,美国政府利用关税来减少双边贸易逆差,同时将外国贸易伙伴描绘成可能损害美国利益的对手,但与三年前相比,这些信息似乎并没有提升美国消费者对美国作为商品原产国的兴趣。

更弄巧成拙的是,消费者可能会将对 " 美国制造 " 的强调解读为更高的价格溢价。

" 在我们的调查中,‘美国制造’的吸引力比三年前下降了 18%。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对增加国内生产对价格潜在影响的担忧可能超过了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目标的兴趣。" 该调查显示。

该调查显示,加拿大是美国消费者最受欢迎的外国供应商。同时,加拿大也是美国消费者最喜欢的制造业国家。在美国三大进口伙伴中,加拿大品牌在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最为正面。

调查解释道,当前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大多是能源和工业品,而非汽车以外的消费品。同时,作为生产国,墨西哥在美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远低于加拿大。

此外,调查还发现,美国消费者对替代生产产地的青睐度并不高。从疫情期间开始,到如今面临美国关税风险,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将生产转移到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家。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消费者普遍对后两个国家作为原产国的评价较低,有 32% 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他们知道以前喜欢的产品是在孟加拉国生产的,就不太可能再购买,26% 的受访者也对越南作出相同表示。

胡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认为,当前美国贸易逆差太大了,2024 年,美国的货物贸易逆差为 1.3 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为 3000 亿美元,总体贸易逆差为 1 万亿美元,占总进口额 4.1 万亿美元的 24%,在特朗普政府看来,这是不平衡且不可持续的。

其次," 特朗普政府认为其关键产业出现空心化趋势,蓝领工人缺乏高质量的工作和收入,使得美国国内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胡捷对记者解释道,在他看来,这些原因是主要推动特朗普关税的直接动因,而非要通过加征关税来倒逼生产国在价格上继续让利,实际上目前各国卖给美国的产品在价格上已经足够优惠了。

(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