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恋爱到暴力致死,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再次敲响了反家暴的警钟。

8 月 24 日晚,河北沧州孟村公安发布警情通报:8 月 22 日,25 岁的刘某某因钝性外力致颅脑损伤死亡,其 26 岁的丈夫金某和 48 岁的婆婆张某被刑拘。

据较早报道,一份广为流传的 " 刘某某案件情况说明梳理 " 显示,8 月 22 日清晨,受害人父亲接到电话赶到县医院急诊,发现刘某某脸部呈青紫色有伤,腿部紫色,经 CT 检测脑部有出血,肿块,肺部受伤,腰部骨折,已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该说明还指出嫌疑人有长期家暴行为。

有知情人表示,医院提供的死亡证明称因心梗死亡,而刘某某家属并不接受。

警方通报否定了这份死亡证明的说法,表示将深入调查刘某某被家暴的相关情况。

要知道,家暴不是家务事,哪怕只是威胁、骚扰、甚至挨冻、挨饿都已经触犯法律,如果金某在实施家暴行为时,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使用了足以致人死亡的暴力手段,那么极大可能会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更让人心痛的是,刘某某好友称,二人是校园恋爱,刘某某为了金某,曾降分报考并入读石家庄政法职业学院,最开始这个男的打她,她会跟家里说。后来就不说了,都是自己闷着。

从校园到婚姻的转变本该是一段佳话,最终却以悲剧收场,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目前家暴防治机制存在漏洞,还有几大疑问迫切待解,需后续调查进一步明确。

一、金某是长期家暴升级,还是因特定矛盾突发施暴?暴力行为的具体原因与过程尚未披露;

二、金某的母亲是如何参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的,是销毁凶器还是掩盖家暴痕迹,是否一开始就知情,甚至协助施暴?

三、受害者刘某某生前是否有过求助,社区、妇联等相关机构未发现家暴,是从来没有接到过求助,还是从来没有过排查,甚至从未有过宣传,以至于很多受害者不知道该如何求助?

四、如果此前死亡证明为真,这份心梗死亡的证明是怎么开出开的,谁在左右医院?

关于犯罪嫌疑人及其父母身份问题网上多有讨论,认为他们可能会干扰案件的办理,如今,孟村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确认,犯罪嫌疑人金某系当地检察院劳务派遣人员,工作岗位系第三检察部普通工作人员,干一些杂活,没有公务员编制也没有警号。

且随着案件移交异地侦办,相信司法机关能秉持公正、严谨的态度,查个明明白白,还原事件的真实全貌,让施暴者付出法律代价。

每个家庭都该是温暖的港湾,而非暴力的囚笼,我们必须认识到,暴力从来不是爱的表达,从第一次推搡、第一次辱骂开始,就应该寻求帮助和干预,也想告诉每一位生活在暴力阴影中的女性,不要在黑暗中独自挣扎,法律可以惩罚施暴者,但更需要有人打破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