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笛愉昕

作为一名 8 月 21 日开始在上海出差的纯路人,我和时代少年团的 " 恩怨 " 始于午夜 12 点的一个炸鸡腿。

" 有个什么团正在开演唱会,外卖爆单做不完了。" 彭浦一炸老板严守排单规矩,真诚地劝退到店的我," 你要吃,得至少等一个小时。"

老板讲不灵清的就是 TFBoys 的师弟——时代少年团(以下简称 " 时团 "),两个团体同属时代峰峻公司。按照番位,7 位成员分别是马嘉祺、丁程鑫、宋亚轩、刘耀文、张真源、严浩翔和贺峻霖。作为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养成系少年偶像团体,他们于 8 月 20 日至 24 日连开 4 场 " 加冠礼 " 演唱会,引来近 30 万粉丝席卷上海滩,距我 4 公里的上海体育场正是热度最高的漩涡中心。

时代少年团

饥肠辘辘的我想起,机场和地铁安检时不少痛包上都装饰着 " 祺 "" 鑫 "" 轩 " 等不织布挂牌、徽章和棉花娃娃;酒店随处可见依照应援色精心搭配的小姑娘,前台和房间内放置了 " 预防针 " 告示,提醒入住的未成年人如实提供父母联系方式、遵守相关规定不要聚集应援;而我隔壁的咖啡馆已被蓝色绣球(时团团花)占领,粉丝在花墙前轮流拍照,每人限时 3 分钟。

上海体育场周边部分酒店和住宅物业告示

与其他明星演唱会相比,时团巡演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粉丝的年龄构成,80% 的观众低于 25 岁,未成年人占比超 1/4 且多为女孩,上海为此高规格部署严阵以待,现场设置了两个家长等候区和多处临时女厕。但周密的管制也引发了部分粉丝及市民各自的不满,包括 " 时团粉丝攻打上海 "" 魔童大战魔都 " 等热梗在内,种种迹象都显示,我已经被时团粉丝包围了。

01

" 魔童闹海 ",上海的海

对 " 唱区房 " 居民 Nina 而言,早在 8 月 18 日时团彩排开始时,她和邻居们就开启了连续一周晚高峰封路的 " 劫难 "。

上海体育场于 1997 年 10 月正式启用,固定座位数约 5.6 万个,但加上临时座位最多可容纳约 8 万人,是上海承载观众最多的演唱会举办场所,又紧邻上海核心商圈徐家汇,繁华便利,Taylor Swift、周杰伦、五月天等巨星来上海举办大型巡演的首选都是这个老牌场地。Nina 是 2003 年就搬进对面小区的 " 老上海 ",尽管 22 年来见证无数海内外大牌演出,这次史无前例的盛况还是让她感叹 " 涨了见识 "。

Nina 从楼上可以看到等待排队入场的粉丝们  / 受访者供图

她住在 16 楼,可以清晰地看到体育场内动向,因为时常在社交媒体分享演唱会动态,有时团粉丝开始私信她。起初她对时团并不了解,是一名希望从她这里购买彩排音频的粉丝向她科普了时团的 " 大势 "。对方只要自担(自己喜欢的偶像)的部分,开价 30 元一条,再剪辑发布透露给想要尝鲜的粉丝。

18、19 日傍晚都有数百位粉丝顶着 30 多度的高温在小区门口或站或坐,朝偶像的方向张望,小区内平日 500 元上下的桔子酒店房间价格也飙升至 1200 元。" 我还第一次遇到要买我家阳台的,是个妈妈替没买到票的女儿问能不能到我家来听,她说已经把周边的中介都问了一遍了。"

Nina 告诉我,早先周杰伦等高人气歌手演出时,便有头脑活络的中介声称晚上带客户看房,实则方便粉丝混入小区观演。物业很快有了经验,要求演唱会期间一律禁止看房,没想到粉丝能坚持不懈地直接找到业主。

Nina 从楼上看到粉丝的散场情况 / 受访者供图

至此,粉丝同居民们交流得还算友好,但 20 日首场演出前,状况急转直下。

Nina 家门口的天钥桥路是通往高架的必经之路,为了给入场留出充足的动线,用铁板封掉两条车道," 路上都是回不了家的车 "。业主群也逐渐沸腾,有邻居吐槽即便加价也叫不到网约车,外卖平台显示 " 交通管制原因不可配送 ",老人要去附近的瑞金医院配药,公交车也绕行。

客流量最大的路口,民警和安保人员用 " 开关式 " 过马路的方式引导通行 / 图源:新民晚报

部分时团粉丝也因 " 门票核验和安检力度将远严于以往任何场次 " 心生委屈。虽然主办方早已明确知会包括错票在内的票、证、人不符的情况一律禁止入场,成员们也录制视频提醒禁止携带三脚架、LED 灯牌等,但仍有个别粉丝强行进场或设法带入违禁物品。网络上开始出现 " 造谣式维权 ",要求 " 上海退出一线城市 "。

有评论称现场粉丝 " 失联 26 个,抢救 2 个,跳海 2 个,去世 3 个 ",但体育场距离海边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有寻人帖称,有粉丝散场后背着银色书包被一辆沪 C 棕色保姆车拖走,而按照交通规定沪 C 牌照车辆全年禁止进入上海市区;检查严格被指性骚扰,甚至有粉丝说有人被逼跳江,实际在场负责人身检查的安检员全为女性,网友追问得到的回复是 " 跳松江(上海的一个区)"。

8 月 28 日,上海徐汇警方经查证后表示,编造谣言的人在演唱会期间根本没有来过上海,都只是在家中上网浏览到有关演唱会信息后为蹭热度、博流量,凭空杜撰谣言发布在微信圈群,目前已将造谣者一一抓获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粉圈汹涌的情绪使得上海一度变成了 " 下陆 ",Nina 觉得不忿,而且在她的审美里,偶像团体并非实力派," 并不是每次被迫听的都是演唱会水平,气虚口胡,楼上音乐老师又要听不下去了,可以证明是真唱。" 她不理解粉丝的狂热追逐究竟是为了什么。

02

" 欢迎赴宴 "

" 如果要追求唱功,我自有人选。"8 月 23 日下午 4 点,正在应援咖啡馆排队打卡的准高二团粉小黄告诉我,她追时团比较佛系,相比部分 " 事业粉 " 在每场舞台后仔细复盘哥哥们动作是否整齐、高音有无退步,她更在意偶像和粉丝双向陪伴成长所带来的情绪价值,以及同好形成的社群," 我觉得时团是在帮我筛选我的同类 "。

小黄表示,她们当中很多人都提前一两个月准备设计物料,不仅有基础的小卡、贴纸、明信片、海报、发夹,还有 nfc 芯片识别放音乐的黑胶唱片和小 CD。有一名 16 岁的粉丝依照团粉 " 爆米花 " 的设定和每个成员的风格学做香薰蜡烛,光是采购 8 款大牌香氛原料就花了近 3000 元。大家都穿着漂亮的小裙子,三两成群很快熟络起来,彼此交换自制周边。

粉丝互换物料

从海口来上海的粉丝海岛也说 " 本来看线下就是奔着同担(喜欢同一个偶像的)来的 "。这次演唱会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开场 slogan 是 " 欢迎赴宴 ",看过多次线下的她这次手握山顶票," 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看清他们在台上的样子 "。没了对宴会主人的执念,反而是身旁一同 " 上桌吃饭 " 的粉丝更让她感觉亲密,她替 3 个到不了上海的朋友背来了物料,开着群视频融入了这个线下集市。

而另一边的 " 战斗粉 " 则一大早就在体育场门口 " 厉兵秣马 ",只待下午 3 点整验票第一时间向场内冲刺。我 5 点钟赶到体育场时,各家后援会抢占看台栏杆的战役早已结束。抢栏杆的目的是悬挂长灯牌," 给偶像点亮一句话 ",形成连贯的色块增长气势。

官方拍摄的演唱会全场大合照中, 各色灯牌醒目,尤其栏杆位悬挂的长灯牌十分抢眼

时团共有 7 个成员,以对每个成员是否喜欢为标准粗略排列组合,粉丝内部就有 127 种不同阵营,唯粉占据主流,那么紫海、红海、黄海等等究竟哪个更 " 权威 "?没人希望自家落下风,况且标志性的灯牌还能让粉丝在全场大合照里更轻松地确认自己的存在。

小芙是一名马嘉祺唯粉,她向我展示了后援团最早在下午 3 点 3 分就用紫色扎带占据 16 台 2 层栏杆的确认视频,视频中捏着手机和冰凉贴跑过 5 道安检关卡的女孩边播报战况边大口喘息,这种占位应援已经在各家粉圈形成了一套通行的流程,并有高度组织化的分工。

后援团发布栏杆站位确认视频

后援会往往会提前划分出各家强攻区和主攻区,粉丝会在线上积极换票以便和同担壮大阵型。演出前,后援会负责人会提前招募栏杆组、运输组、背包组、守位组等,审核组长和组员的超话等级,分别负责轻装抢位,分拆灯牌、电池、支架等藏好入场,运送其他行李物资,人肉守护位置防被抢夺。为了避免后续纠纷,栏杆组会按 " 时间 + 位置 " 的固定格式录制视频在社交媒体扩散以宣示主权。

在排队逐步靠近预检口的路上,我看到有小女孩停下来调整大腿上绑支架和电池的胶带。小芙告诉我,她在群聊里看到有粉丝从下午 3 点辗转到 5 点多,被查到就谎称回去寄存再换一个口,一共安检了 7 次才混进去。

" 买灯牌要花钱,藏灯牌要提心吊胆,架灯牌又累又热,以前我也因为灯牌支架的问题和保安吵过架,我当时到底是真的快乐吗?" 小芙这次没有带灯牌,感到轻松的同时又有些遗憾," 时代峰峻不做人,一边说不让带灯牌,一边又在官方纪录片里面拍各种灯牌。" 仿佛遵守约定不带任何发光应援物的粉丝,反而会在灯牌大战里跟自担一起吃亏。

官方拍摄的灯牌出现在纪录片中

为作弥补,小芙割破了单肩包的内衬,准备把后援会定制的 " 魔改棒 " 塞到包底藏进去。与其他歌手常用的中控灯海相同,时团本也有官方应援棒,但其在切换颜色时唯独缺了马嘉祺的应援色紫色。粉丝对这种 " 不公 " 耿耿于怀,后援会随即 " 独家发明 " 了一款中控魔改棒,亮度极高的紫色是唯一的颜色,手柄上还有文字显示屏可以接收到负责人发来的消息,成为马嘉祺粉丝在场内独有的通讯设备。

小芙有点享受这种为了捍卫偶像而面对共同 " 敌人 " 的参与感," 敌人 " 时而是公司,时而是对家,在过检不顺的时刻,甚至也可能是眼前的工作人员,而粉丝在小圈子的堡垒里用自己的话语和工具 " 攻坚克难 ",构成了一部分追时团的热情来源。

要维系这份热情,除了花心思更要花钱。官方应援棒定价 168 元,新版中控魔改棒一支也要 47.7 元,灯牌更是超百元,后援会还推出了 199 元和 214 元的演唱会套餐供粉丝选择。

时代少年团官方应援棒

比起线下周边,更多的官方限定、生日纪念周边等需要在官方 fanclub 充值一年 298 元的高级会员才有资格购买,并有着复杂的限购规则。演唱会票价更是大头,在想看人数 622.7 万的竞争里原价买到 480 到 1880 元的 18 万张票,难度可想而知。

下午 7 点整,演出开始后,仍有粉丝源源不断赶赴现场——她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抢到票,但也从外地入沪,选择坐在体育馆门口看演唱会官方直播,甚至有人计划在场外 " 连看 4 天 "。虽然直播有 10 分钟延时,但场内实时传出尖叫和灯光变化,附近还有粉丝挥舞着大旗和灯牌为各自的 cp 吵架,火热的气氛也算 " 值回路费 "。

03

家长们眼中的演唱会

为未成年粉丝买单的人,往往是他们的家长。

散场前,家长等候区、场馆门口和地铁站的人流熙熙攘攘,我从未在如此多的家长手机屏幕上见到空前统一的陌生橘色对话框页面,直到一位从郑州来的妈妈告诉我这是小天才电话手表的 App。

小天才电话手表家长端 App 可以实时查看孩子定位并收发信息

为了等女儿钱宝出来,她手上提满了奶茶、蝴蝶酥和各色小零食," 马上 15 岁开学上初三,明年中考了,我想着支持一次一起抢,没想到真抢到了 21 号和 23 号的(原价票),我说这是上天愿意让咱们来,那就来吧 "。

钱宝妈最初是怕女儿追时团耽误学习,才主动提出 " 妈妈帮你追星 ":" 有什么动态我告诉你,要什么周边妈妈给你买,你就别操这个心了。"

一名等待的家长应女儿要求拍下演唱会场外视角

这种 " 追星外包 " 的模式运转得非常成功,女儿是团粉,妈妈看久了也入坑喜欢上了严浩翔,于是 21 日女儿在场外等妈妈,23 日一早她就带女儿去做了约好的妆容和发型。爸爸也支持母女俩观演:" 她爸是个女儿奴,妞说啥是啥,他觉得我们 80 后那时候没有条件,就把这种爱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了。"

一位家长在预检口帮女儿整理物品

不少家长把适度支持看演唱会作为激励孩子学习的手段。一位高二女生的家长表示成绩和追星强挂钩:" 演唱会(限制在)每年一次,周边每年 5 到 8 次,单次价格不超 300,不能到达痴迷的程度,成绩下降就不会满足孩子诉求。" 这次来上海,孩子也自觉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并做好游玩、预算的攻略,不失为一种让孩子更独立的教育方式。

还有家长的追星经验比女儿更丰富,14 岁的芋圆和妈妈一起从广州来上海,大呼 " 她自己上个月刚看完陈奕迅,能不让我看吗?" 妈妈自 1995 年陈奕迅获新秀冠军出道以来就是铁杆粉丝,表示当年连抢票的机会都没有," 以前票都是公关公司给赌场,赌场给贵宾,贵宾给了黄牛我们才能拿到 "。芋圆这次自己抢到原价票,说自己以身作则劝妈妈 " 理性消费 ",妈妈反而开玩笑说她 " 不够忠实 "。

也有不少男家长在场。悦悦刚刚结束高考,全家上阵抢到了两张最贵的票,爸爸直接从无锡来陪她进了内场,他自称 "41 岁全网最老楼丝(时代峰峻系艺人的粉丝)",平日全心全意经营公司,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所以非常好奇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自家有点小叛逆的女儿。他说:" 平时聊学习她嫌我唠叨,聊工作她又听不懂,陪她追一次星,我们一路上能交流半天,这种亲密无间的感觉什么都换不来。"

悦悦爸爸的演唱会记录 / 受访者供图

来自常州的老刘是个佛系父亲,女儿开学初一军训," 不来看演唱会也用不着学习 "。时团去年 8 月在家门口开演唱会的场面还让他心有余悸," 票基本都炒到上万,场馆周边搞了很多大屏幕,说是有 8 万人都站在外面看的,满大街都是小女孩在睡觉 "。这次他觉得上海更有秩序,女儿也蛮有本事,他说:" 她不知道在什么群里,980 的票才加了 280 就抢到了,我说人家基本上没赚钱。"

他年轻的时候追周杰伦,但仅限于听听 mp3,学会网购之后一口气买了 5 张 CD 已是最大的奢侈。而现在周杰伦 " 都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爹了 ",他觉得自己和偶像的少年心境都已不复从前,但女儿还有机会," 想见的人就要让她马上见 "。

" 唱区房 "Nina 的本职工作是儿童心理教育,自己也有个 12 岁的儿子。时团到访的一个星期虽然让她面对了诸多不便,但她也打心底有点儿佩服和珍重粉丝的能量。她记得 7 月份去看林忆莲演唱会时,观众席上几乎没有光源," 乌漆嘛黑的,还有好多人说受不了像蒸桑拿 ",而这次上海连续高温预警,天幕灯光全开,粉丝还一路拿着发光的灯牌和荧光棒," 竟然都没有人喊热,果然少年们的成人礼要历经‘烤’验 "。

Nina 表示时代少年团的发光应援物亮度和种类远超其他歌手

24 日午夜送走时团,这样的热闹并未结束。Nina 自己统计发现疫情后上海体育场的演唱会比之前多了不少,她也有着为当下的文旅演出市场 " 顾全大局 " 的心理准备,不过她还是希望等 9 月五月天和周杰伦粉丝到来的时候,邻居们的日子能好过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