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新华医院见到林楠(化名)时,他一身黑色衣服,几乎每走10多步路,就要坐下来休息会儿、喘口气,这样的状态已经陪伴了他10多年。如今的他身高181cm、体重515斤、腹围198cm、BMI指数近80。
2025年9月2日,29岁的林楠再次开启减重之路。此前,上海新华医院启动了一项公益活动——“寻找沪上第一胖”,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减重代谢手术及健康管理服务。林楠从1619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活动首个接受治疗的肥胖者。
林楠热爱美食,觉得什么都好吃,初三时体重就达到约200斤。此后,他的人生与体重进行着一场艰难的拉锯,3次减肥训练营的经历,让他一度拥有减重的喜悦,但随后的“复胖”让他一次次陷入绝望。
因为肥胖,他无法完成CT和磁共振检查,曾被医院拒诊;因为肥胖,家里的床板压坏了好几张,只能睡在床垫上;因为肥胖,他怕招来异样眼光,几乎每天不敢出门;因为肥胖,他尝试过几份工作,都因无法自控地打瞌睡,最终无奈放弃。
当看到“寻找沪上第一胖”活动时,林楠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觉得自己活着好累,我只想当一个正常人。”他坦言,希望可以减重到200斤左右。

体重515斤的29岁小伙子林楠(化名)于2025年9月2日来到上海新华医院,与多学科专家进行见面会诊。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摄
“面对林楠的极端体重,单一手段效果有限,需要普外科、内分泌科、麻醉科、呼吸内科、皮肤外科、骨科、肾脏内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上海新华医院体重管理与代谢病中心主任龚伟强调,这是一场马拉松。
上海新华医院体重管理与代谢病中心执行主任李博同时表示,林楠将在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的基础上,先减重50斤,经评估后再进行切胃手术,术后将长期随访。此次林楠参与的减重治疗,为医院联合社会多方开展的一次公益行动,其手术治疗等费用均免费。
三次参加减肥训练营均复胖,外卖订单中八成以上是炸鸡
林楠将自己肥胖的原因归咎于小时候的“叛逆”。
“最开始胖,是因为叛逆,父母不让我吃,我偏要吃。小时候我常常在外面买东西吃,不告诉家里,在外面吃完回家,又继续在家吃一顿,后面我越来越觉得,外面吃的总比家里的好吃,到了周末我吃的更多。小时候因为对胖没什么概念,饭量就越来越大,不吃就难受。”林楠说,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挑食,什么饮料都喝,对煎炸食物尤为喜爱,长大了之后也常点夜宵吃。
李博为其看诊咨询时,还意外发现,他今年8月份外卖订单中,80%以上为炸鸡。
15岁时,林楠体重就增长至220斤,家长把他送进了暑期减肥训练营,训练了1个多月,体重减轻40斤,但出了训练营,体重又开始反弹。“第一次去了训练营瘦下来之后,我感觉整个人焕然一新,那时候觉得自己再也不会胖了,但没想到是个奢望,2-3个月后就恢复到了原先的体重。”林楠说。
17岁时,林楠体重增长至250斤,他又去参加了减肥训练营。“坚持了2个月的训练,还是瘦了40斤,但总感觉呆的时间长了,没有快乐可言了。”林楠回忆说,那次出了训练营,他就和营友们去吃了一顿自助餐,把老板吃怕了。随后回到家里,“管不住嘴”的他没多久等来的依旧是复胖。
高中毕业时,林楠近300斤的体重给他带来“睡眠呼吸暂停”的警告——室友发现他会在睡梦中突然坐起,那是身体因窒息而发出的求救信号。嗜睡和震耳的鼾声严重影响了学业与社交,最终导致休学。休学两年内,林楠体重又暴涨至360斤。
大二时,他第三次回到减肥训练营,但仅仅训练了一个多月,他就因右脚骨裂而退出营地,随之而来的是更剧烈的反弹和更深层的心理创伤,他开始不愿意见人,不想出门,讨厌社交,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

当日,林楠(化名)完成InBody人体成分分析检查。
林楠尝试过很多减肥方式,如拿奶昔作为代餐,但最终代餐只是“配着早饭喝的奶粉”;也尝试过“16+8”减肥法,控制食量,每天睡醒就是一杯黑咖啡,但收效有限,体重稍微掉一点点就进入平台期,又开始焦虑。而超重的体重也带来膝盖和脚踝疼痛,又让他被迫放弃运动。
他还曾通过朋友尝试过三份工作,但最终都因偏见和歧视放弃。“每次上班时,我都会忍不住要打鼾睡觉,影响别的同事,最后还是放弃工作了。”求职的艰难、社会的偏见、“连体重都管不好”的指责,将林楠推向自暴自弃的边缘。
直到2023年,他身边的朋友多次发现,他睡觉时人突然没有呼吸,不喘气时间挺长,他才最终意识到:“现在的胖,已经不是我自己能解决的了。”
先减重50斤,评估后再进行切胃手术
515斤的林楠,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寻找沪上第一胖”活动的首个尝试者。
“之前,林楠被医院拒诊过,主要是因为他这样的身型,压根没办法完成CT和磁共振检查,他还有呼吸暂停综合症,麻醉风险、手术风险都很高。”龚伟表示,体重代谢是一个健康管理难题,需要依赖内分泌、外科、心理、骨科、麻醉等多学科全程管理,“我们决定挑战高难度,为患者试一试。”
目前,林楠已经完成了一系列入院检查,一些检查指标让多学科专家感到有些惊喜。“一般肥胖患者都有糖尿病,但我们发现他还处于糖尿病前期,肝功能也没有太大的损伤。”李博说。

林楠在门诊检查发现,他有脂肪肝、呼吸暂停综合征、蛋白尿等疾病,但庆幸的是,肝功能没有太大损伤。
新华医院骨科医生王成龙同时表示,尽管患者体重超过515斤,但其下肢关节磨损程度还不算太严重,“对于这样的超重患者,我们一般会建议他尽量少走路、不要跑步,避免软骨磨损引发的骨关节炎,采取游泳和饮食控制会更好。”
该院呼吸科医生刘松表示,林楠目前患有重度呼吸暂停综合症,对呼吸系统影响也在逐步显现,活动后有些气喘,夜间会有间歇性缺氧,早起头痛,白天会嗜睡乏力,这些都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
李博表示,林楠将首先需要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干预,减重50斤以上再开展手术评估,评估情况如果符合条件,随后才能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该院麻醉科医生干晗同时表示,之所以先采取保守治疗,是考虑到麻醉风险,“患者有重度呼吸暂停综合症,通气功能障碍,后续肺功能还要进行评估,还有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这对于手术来说是一大挑战。我们还需要在术前进行气道评估、制定预案,另外还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心脏负荷大的问题,以及目前存在的脂肪肝是否后续会引起肝功能异常的问题等等。”
“目前患者的减重意愿很强烈,希望可以减重到200斤左右,但这是长期的过程,整个治疗过程中,将采取多学科、全程管理模式,从饮食管理着手,先保守治疗再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整个治疗周期至少2年。”李博进一步表示,术后,该院专家团队也将对其长期随访,定期向社会公布其治疗进展与宝贵经验,普及科学减重知识。

林楠与上海新华医院减重多学科专家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