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赛场上,球员愤怒摔拍的情况时有发生。
正在进行的美网公开赛中,就不乏这样的场景——男单第三轮兹维列夫不敌阿利亚西姆,发挥不佳的前者就曾摔出球拍。而梅德维德夫首轮爆冷输给邦齐后,更是把球拍砸得稀烂。
面对这样的场景,美国网球名宿、前美网冠军罗迪克认为这给比赛带去了“戏剧性”,“我喜欢看到选手失控,这种时候我不会换频道。”现实也的确如此——当梅德维德夫在场上情绪失控,与裁判争执时,现场看台上也响起了阵阵起哄与喧闹声。

托尼纳达尔呼吁加大对摔拍行为的处罚力度。
但在其他不少网球界人士看来,这不是什么值得推崇的行为。
已经退役的网坛传奇纳达尔的前教练托尼纳达尔就在自己的最近一篇专栏文章中呼吁,希望对这类行为进行更加严厉的处罚。
“我认为,网球运动的领导者应该考虑对网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摔坏球拍的现象进行竞技上的惩罚的可能性。”
“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也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种应受谴责的比赛态度,在我们的运动中比在其他项目中更加频繁地发生。”
托尼表示,自己从未见过乒乓球运动员折断球拍,“也很少见过高尔夫球手在犯错后惩罚他的球杆。”但在网球这个有着“绅士运动”之称的项目中,摔拍却成了见惯不惊的一种“文化”。
从曾经的麦肯罗,到此后的阿加西、萨芬,以及后来的克耶高斯等球员,网坛从不缺乏喜欢摔拍的“坏脾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收获大批粉丝的追捧。

梅德维德夫将球拍砸得稀烂。
作为纳达尔的前教练,托尼对这一现象感到不满也不难理解——在执教纳达尔并带领他一路成长时,身为纳达尔叔叔的托尼就一直对侄子严格要求,不准他损害自己的装备,包括不准摔球拍,同时也要爱惜网球鞋、网球包。
此外,他也一直教导纳达尔要尊重比赛的工作人员、尊重对手。最终除了荣誉等身的冠军头衔,纳达尔的比赛风格和性格也让托尼引以为傲,“他会战斗到最后,并且对所有对手都表现出同样的尊重。”
“他自己知道他不应该去砸球拍,这就像他知道吃饭时点了什么东西都必须全部吃完,那些球拍也是要花钱的。”
由于自己的表现,梅德维德夫此前已经受到了美网的官方处罚——被罚款总计42500美元,其中包括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罚款30000美元,以及损坏球拍的罚款12500美元。
但在托尼看来,这样的处罚力度仍然还不够。同时,观众和社交媒体也不应该为此类不雅行为“喝彩”和推波助澜。

纳达尔是情绪控制的绝佳典范。
事实上,在事后回顾这起事件时,梅德维德夫就暗示现场观众的反应刺激到了自己,“观众们做了他们想做的事,目睹这一切很有趣。”
业内,不乏网坛名宿认同托尼的观点,但除了惩罚之外,不少人也认为运动员需要更多心理层面的帮助。
网球传奇人物鲍里斯贝克尔就表示,“我觉得他需要专业的帮助。”麦肯罗则认为,“今年剩下的时间梅德维德夫需要好好休息。”
事实上,曾经年少时瑞士天王费德勒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摔拍,但后来在自我要求与心理专家的帮助下,他渐渐学会控制自己,“曾有一段时间我经常摔拍,16岁甚至因此被赶出球场。”
“我决定要更加专注于比赛,在我看来这是必不可少的。”但他也坦言,很难让年轻球员一开始就在情绪控制上做到完美,随着经验的积累,选手才能慢慢学会自己解决心理问题。
求胜的压力下,网球场上的愤怒发泄或许在未来依然难以避免。而想要减少这样的情况,处罚的“堵”与心理辅导的“疏”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