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按
东风浩荡,威震寰宇。在今天的九三阅兵仪式上,12 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 " 东风 -5C" 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压轴驶过天安门广场。在官方阅兵解说词中,这款导弹被描述为:" 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东风 -5" 的名号其实早就响彻神州大地,其衍生型号也多次登上阅兵场。那么今天大家共同见证的这款改良型号有何玄机,性能为何强大,何以对内提振国人士气,对外震慑不轨宵小?直新闻编辑部找到了一篇 9 年前新华网转发央媒《科技日报》的文章,可谓信息量极大。
近日,有媒体刊文称,1 月早些时候,中国进行了一次洲际导弹试射,测试了新的东风 -5C 导弹,这枚导弹携带了 10 个分导式弹头。
那么,被评价为 " 国之重器 " 的东风 -5C 型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成功,到底有哪些战略意义?东风 -5C 都有哪些科技创新?笔者连线我国著名军事战略专家王云飞,为您深度揭秘东风 -5C 的前世今生。

东风 -5C 的前世今生 家族成员一代比一代强
众所周知,核武器问世之后,投射手段日益受到重视。洲际弹道导弹拥有全球覆盖的打击能力,在某些方面较空中投射方式有明显优势,二战后很快即成为军事大国所谋求的目标。
东风家族成员有东风 -5、东风 -5A、东风 -5B、东风 -5C。
东风 -5 洲际弹道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 年 5 月 18 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导弹全长 32.6 米,弹径 3.35 米,起飞重量 183 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 1.2 万公里、1.5 万公里(东风 -5A),可携带 1 枚 3000 公斤威力为 300 万— 400 万吨 TNT 当量的核弹头,或 4 — 5 枚分导核弹头(东风 -5A),命中精度 500 米。
最初东风 -5 采用一种相似的风格被部署,如东风 -4 远程弹道导弹。导弹被储存在高山下面的隧道一个水平位置中,而且移到隧道口外面立刻发射,有资料显示导弹加注燃料操作正常需要 2 个小时。
稍后生产型东风 -5 和改良型东风 -5A 或许在发射井部署并且保持在就绪—到—发射状态。这期间衍生型 " 东风 -5 甲 "" 东风 -5 乙 " 均面向新时期的作战要求进行改良,性能有了明显提升。
直到 2015 年 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上,东风 -5B 弹道导弹正式亮相,也就是改进型东风 -5B 弹道导弹公开亮相。
而东风 -5C,它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方式,是东风 -5 型洲际导弹的最新改进型。有一种保守的说法,东风 -5C 的射程一定会超过 1 万公里,是真正的大国利器。

东风 -5C 到底有多牛? 携带 10 枚分导弹头战力倍增
在东风 -5B 亮相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东风 -5C 就被曝光,它到底有哪些科技创新点?
" 东风 -5C 能携带 10 个弹头,可在纵深数百公里区域内选择要打击的独立目标,还可调节打击时序和次序,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打击效果。" 王云飞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东风 -5C 的亮相使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威慑效果更加灵活有效。
有媒体梳理外媒对我国东风 -5 型导弹试验的报道发现,以往东风 -5A、东风 -5B 时多是猜测搭载 3 — 5 枚分弹头,而这次的东风 -5C 跃升到 10 枚,明显表示战力已经倍增。还有一种观点则臆测,随着携带弹头数量的增加,表明东风 -5C 洲际导弹诱饵弹头的欺骗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有军事专家分析称,中国很长一个阶段没能突破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瓶颈在于核弹头的小型化。此次携带 10 枚分导弹头,正说明我们突破了这个技术瓶颈。

中国此时亮出东风 -5C 到底有何深意?
" 每到特定阶段,中国都将公布武器装备的进展情况,这与中国推行公开、透明的军事力量有关。" 王云飞表示此时亮出东风 -5C 是中国提升核力量整体威慑能力计划的一部分,寓意将更加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亮出最新的核 " 兵器 " 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战略博弈的决心和能力。尤其是军事科技实力的增强,这一点从军改后火箭军的公开报道中不难寻觅,有媒体报道 1 月中旬,火箭军邀请军委机关、各战区联合参谋部机关相关领导,以及数十家军地高校院所、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新形势下火箭军装备创新发展大计。其实在 2015 年 "9 3" 阅兵式上,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不但拥有打航母的大杀器,也拥有像东风 -5B 这样的新型大杀器。但是,这显然还不够,所以中国最近展示了已经部署的东风 -41 洲际弹道导弹,几乎同时又试射了东风 -5C 这款新改进的东风系列洲际导弹。
二是对有关国家在中国周边部署 " 萨德 " 系统、试射和准备部署标准 3IIA 导弹等打破地区战略平衡行为的响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博弈都必须立足于实力,中国此时试射东风 -5C 这样的大杀器,就是向世界表明,中国不会做任何战略上的让步,而东风 -5C 就是我们的底气。
三是向韩、日等国家示威。众所周知,自 2016 年 1 月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后,韩国的外交政策不再基于国家利益,而是屈服于他国的压力与误判,一心部署 " 萨德 " 与中国背道而驰。
与日本在钓鱼岛、侵略史等历史遗留问题上的分歧相比,韩国决定部署 " 萨德 " 对中国来说更加紧急。关于 " 萨德 " 问题,中国官方已多次表达关切和明确反对立场。此时,中国高调曝光部署东风 -41,又试射东风 -5C 这样的大杀器,就是有针锋相对的意味。
四是为陆上机动核导弹和下一代潜射核导弹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进行技术试验验证。王云飞表示,东风 -5C 的主要特点是分导式多弹头的技术运用。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关键是末助推控制系统技术和再入技术,其中前者是分导式多弹头的技术核心。其主要功能是给子弹头分配必要的机动动力,且在预定的姿态和弹道上逐个释放子弹头和突防装置。中国已经在这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战略导弹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根据制导程度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全导式。而集束式多弹头正是分导式弹头技术的入门级。但是,随着我国航天运载火箭 " 一箭多星 " 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弹道导弹的分导式多弹头的出现自是水到渠成。此时亮出东风 -41、东风 -5C 也有可能是为陆上机动核导弹和下一代潜射核导弹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进行技术试验验证。
综合来看,中国未来的新型核武器,将至少具有 " 小型化 "" 机动化 "" 高超音速化 "3 个方向。王云飞表示,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中国的核力量一直在增长,但至今规模较小,在 5 个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核国家中始终保持在最低、最小的范围内。因此,不管是东风 -41 的频繁曝光,还是东风 -5C 的成功试射都是为了保障中国和平崛起不受他国核武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