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陆家嘴风光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摄
“陆家嘴以1/7的外资企业数量贡献了近1/2的税收和财力,以24%的规上外资企业贡献了陆家嘴44%的总营收,贡献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和国内同类CBD。”9月8日,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周海东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中介绍。
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金融贸易国家级开发区,陆家嘴金融城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地。
据了解,陆家嘴金融城区域集聚了4.7万多家企业,已建成285幢商务楼宇,拥有税收亿元楼宇超过110幢,经济总量(GDP)超6000亿元,以全市0.5%、全区2.6%的面积,贡献了全市近14%、全区近40%的经济总量,成为浦东、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压舱石和稳定器。
据周海东介绍,今年1-7月,陆家嘴新增合同外资项目156个,其中新设项目88个,同比增长18.92%;合同外资金额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4.37%。1-7月,实到外资6.33亿美元,同比增长44.18%。新落地爱步、达索创业孵化器、联由美实业等一批重点项目。
周海东指出,陆家嘴是国内国际化程度综合水平最高的CBD。全球性金融机构高度集聚,拥有全国70%外资资管机构、40%外资法人银行、40%外资券商、55%外资独资公募,全市95%以上外资银行机构、80%外资保险总部。因此,在服务外资外贸企业方面,陆家嘴也有不少“独到之处”。
“我们了解外资企业的需求。”周海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一,外资企业有非常强烈的合规需求,所以我们在和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中非常注重合规性,确保外资企业在内部走流程的时候基本不用考虑过多的法律法规的问题。我们政府部门已经提前帮外资企业想好了每一个阶段、每一份文件、每一个节点都需要符合规定。”
“第二,我们也非常注重和外资总部的沟通。外资企业在中国一般是从办事处、到分公司、到子公司、再到一些亚太区的总部,这样一个过程,但是决策权很多都在集团的总部。所以我们设立了伦敦办事处、亚太办事处等,也是发挥海外办事处的作用,加强和外资企业总部的沟通,让总部发现在中国市场有广大的商机。”周海东表示,第三,陆家嘴还关注外资企业多元化的需求和外商的生活,“我们关心外商的方方面面,包括怎么买东西、去哪里逛、在哪里租房等,让外商感受到在这里的温暖,外商就愿意把公司和业务放在浦东、放在陆家嘴。”
除了继续推动金融服务业开放项目落地和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等,陆家嘴仍继续加大力度招引新增外资,包括加速吸引中东等“一带一路”新兴来源地对华投资,发挥伦敦金融城、沙特利雅得办公室作用,延伸全球招商网络;挖掘外资大项目再投资潜力,形成实到外资贡献,如鼓励沙电等有外资释放潜力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扩大投资;鼓励总部企业探索多功能复合发展,在资生堂商贸、保时捷等案例基础上,继续引导新设主体、提升能级,增强经济贡献。
周海东表示,展望未来,陆家嘴金融城将打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外资外贸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优质服务,为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