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金十数据
尽管通胀仍徘徊在3%左右,较官方目标高出整整一个百分点,但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周将降息。这一局面引发了路透社专栏作家Jamie McGeever的质疑:2%通胀目标是否仍具可行性?
周四公布的数据预计显示,8月核心CPI年率将升至3.1%。这一美联储偏爱的通胀指标在7月同比上涨2.9%。在如此通胀水平下放宽政策,堪称罕见之举。
当然,美联储去年底曾在核心CPI更高(约3.3%)时降息,但该举措随即引发了争议——失业率并未如美联储官员警告般上升,长期国债收益率反而攀升。若要追溯本轮降息周期前美联储在核心PCE通胀3%时放宽政策的先例,需回到1990年代初,即美联储非正式采纳2%目标之前。
那是一个经济环境截然不同的时代:互联网尚未普及,智能手机不存在,“apps”在足球运动员数据中还是“出场次数”的缩写。因此,美联储一年内第二次在核心通胀高达3%时放宽政策,堪称重大事件——这或许标志着近几十年的经济正统观念正面临考验或颠覆。
暴风雨前的平静
美联储中不乏有更担忧通胀前景的鹰派。加上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和赤字处于非危机和平时期的历史高位,长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再度攀升。但金融市场似乎并不太担忧。
诚然,通胀担忧在部分资产价格中有所体现,尤其是黄金——今年金价已上涨近40%,几乎每日刷新历史高点。但环顾四周,很难断言金融市场对美联储2%目标松动感到过度担忧。
事实上,2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今年陡峭化约70个基点,上周触及134个基点的四年新高,但30年期美债收益率今年实际微跌。与此同时,美国企业债利差处于历史低位,华尔街股市持续刷新纪录。
当然,历史上股市常随通胀升温而活跃,但这种态势通常难以持久,尤其是在消费者通胀预期脱锚后。目前虽未至此,但已处于关键节点。
高通胀预期时代
学术研究表明,消费者在预测通胀方面最不准确,但政策制定者长期不愿忽视其影响。当前,2%已不在消费者的通胀预期范围内。
纽约联储周一调查显示,8月消费者一年期通胀预期从7月的3.1%升至3.2%,三年期和五年期通胀预期分别稳定在3%和2.9%。密歇根大学最新调查显示,一年期和五年期预期分别为4.8%和3.5%。
或许,3%正取代2%成为新的通胀目标。鉴于特朗普明显希望推动经济过热,他显然支持这一趋势。而美联储似乎准备再次在3%通胀环境中放宽政策,将通胀风险搁置一旁。
这是美联储的失误,甚至政策错误吗?未必。
华尔街长期多头、Leuthold集团前首席策略师吉姆保尔森(Jim Paulsen)质疑围绕通胀超标的“持续歇斯底里”。为打破“2%目标妄想”,保尔森指出,过去两年CPI年均2.9%,当前仅2.7%——这难道不算价格稳定?
他还指出,1992至1999年(常被视为“经济天堂”),CPI年均2.6%。“是时候让2%通胀目标退休了。我们一直将聪明、务实、经验丰富的经济专家纳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应让他们凭借专业判断行事,而非被未经充分验证的随意目标束缚手脚。”保尔森周一写道。
若周四通胀数据触及3%,随后美联储下周降息,或许这就是我们正迈向这一方向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