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充实经营管理团队之后,万科最新一轮组织架构与管理团队正式尘埃落定。
9月17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在其官网更新组织架构及管理团队信息,核心在于组织架构“扁平化”,强化集团总部管控。
调整过后,万科内部组织划分为“集团总部”、“地区公司”、“事业部”三类。与此前组织架构相比,此次调整变化显著,开发经营本部被撤销,该部门下原“5+2+2”架构(5大区域公司、2个总公司、2个直管公司)整合调整为16个地区公司。开发经营本部的职能直接并入总部,实现总部对地区公司的直接管理。
这也意味着,万科由原来的“集团-区域-城市”三级架构,转向更扁平化的二级管控体系“总部-城市”。
根据最新的组织架构,万科集团总部除了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外,还设有投资发展中心、成本招采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等11个中心;地区公司分为北京公司、津冀公司、山东公司、上海公司等16个公司;原物业事业集团(BG)等统一归为事业部,目前包含物业、商业与酒店、办公、长租公寓、物流等八大多元化业务。

随着组织架构的调整,万科管理团队也迎来相应调整。
据万科披露的信息,集团董事长辛杰,集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解冻,董事、执行副总裁郁亮、执行副总裁李锋,执行副总裁华翠、执行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韩慧华、董事会秘书田钧等高管职务保持不变。
而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原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张海,现任集团首席产品官、集团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原西南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总经理李嵬,现任万科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原华东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总经理吴镝,现任万科集团首席营销官;原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金融部总经理卜令秋现担任万科集团财务总监。
据了解,万科此次调整围绕“能力集约建设”、“风险系统防控”、“组织高效精简”展开,旨在加强对业务和风险管控的同时,减少管理层级,提升决策效率。在业内看来,这既是顺应行业趋势,也是匹配公司战略。
近期房企通过优化组织架构以适配市场变化已成为普遍选择。克而瑞报告显示,今年以来,包括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在内的头部房企,不约而同朝组织“动刀”。头部房企组织架构调整的共性特征即以“撤销中间层级、强化总部管控与城市端执行力”为核心,打破传统三级架构,转向两级管控。其认为,盈利难已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普遍现象,也是本轮房企组织架构调整的一大背景。
万科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053.2亿元,同比下降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19.5亿元,较去年上半年98亿元的净亏损有所增加。
对于业绩亏损,万科在公告中解释,主要系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毛利率仍处低位,叠加行业、市场和经营环境变化,新增资产减值计提,以及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万科在公告中提及,公司稳步推进改革化险工作,逐步消化风险,但彻底化解仍需“以时间换空间”。截至半年报披露日,万科已顺利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