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数据显示,当前市场销售端仍处调整态势,但供给端新开工、竣工降幅均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9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约6.5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5%,降幅较1-8月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5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6%。销售额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额约6.3万亿元,同比下降7.9%,降幅较1-8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7.6%。

价格方面,9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呈分化态势,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二手房市场则整体"以价换量"。

在去库存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5928万平方米,比8月末减少24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292万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1-9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降幅均较上月有所扩大。从供给端来看,1-9月新开工及竣工降幅较上月均有所收窄,但投资降幅仍延续扩大态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约64.8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约45.22亿平方米,下降9.7%。房屋新开工面积约4.54亿平方米,下降18.9%,降幅较1-8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33亿平方米,下降18.3%。房屋竣工面积3.1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5.3%,降幅较1-8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22亿平方米,下降17.1%。

此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7706亿元,同比下降13.9%(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52046亿元,下降12.9%。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新开工跌幅收窄主要原因在于好房子产品市场去化较好,以及长三角、珠三角、重点省会城市的土地出让稳定性比较强。同时,核心国企央企代表的重点房企市占率明显提升,保利、中海、华润、招商蛇口等四家头部央国企的销售额占到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的25.29%,市场基本盘开始稳定。同时,竣工跌幅收窄,一方面在于去年四季度以来新房市场回暖,目前开始转为竣工交付;另一方面,核心区域、核心房企的贡献度上升,其在开工、竣工上的投入增加,推动房屋竣工面积趋稳。若新开工、竣工跌幅持续收窄,意味着行业体量逐步稳定,后续将助力开发投资趋于平稳。

对房企而言,资金端压力仍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2299亿元,同比下降8.4%。其中,国内贷款11294亿元,下降1.4%;利用外资18亿元,下降37.3%;自筹资金26111亿元,下降9.3%;定金及预收款21138亿元,下降10.3%;个人按揭贷款9884亿元,下降10.6%。

中指研究院认为,短期“稳预期”仍是促进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预计四季度各项已出台政策有望加快落实。市场走势方面,考虑到上半年多家头部房企在核心城市获取了较多优质地块,这些地块有望在四季度逐步入市,新增供应增加有望对核心城市新房销售形成一定支撑,而从全国市场来看,结合新开工及近两年土地成交面积整体明显缩量的情况,更多城市或将继续以去化存量楼盘为主,销售恢复仍需时间,市场分化行情或将延续。二手房方面,9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已出现一定回升,预计10月交易活跃度将继续温和修复,但“以价换量”态势短期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