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作者:劳拉申,校对:朝乾,编辑: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几天,广东又出了一个外国领导人。南太平洋岛国瑙鲁现任总统、祖籍广东开平的戴维 • 阿迪昂(David Adeang)当选总统,赢得连任。

瑙鲁是世界最小岛国、最小共和国,人口倒数第三。瑙鲁虽小,存在感却很强,号称 " 鸟粪富国 "。

太平洋上有众多岛国,瑙鲁是其中最小的一个▼

就在他连任的次日,老家广东开平赤坎镇中股村敲锣打鼓为老乡庆祝。今年 7 月,戴维 • 阿迪昂曾率 27 人回到外曾祖父家乡开平寻根谒祖。

这是回家了,在族谱上添上一笔(图:江门开平市赤坎镇人民政府)▼

这个广东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总统之位的?

从扒粪工到总统

在世界最小岛国当总统是什么概念?我们可以拿戴维 • 阿迪昂的老家作个比较。

广东开平赤坎,是个人口 2.76 万、面积 62.1 平方公里的小镇。像赤坎镇这样的小镇,中国有 2.14 万个。

而瑙鲁总统麾下的人口只有 1.1 万,相当于赤坎的一半;管辖的面积只有 21 平方公里,只有赤坎的三分之一。但毕竟是一国总统,职权与乡长还是不一样。

虽然如此,瑙鲁跟一般的独立主权国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这个 1968 年独立的国家没有军队,只有民间警察,国防由澳大利亚负责;没有终审权,司法上诉要到澳大利亚高等法院;没有货币,以澳元为官方货币。甚至连财政部长也一度由澳大利亚指派。

当瑙鲁总统,意味着没有军权、司法权和经济权,只能在行政和立法上发挥。

既然实权在澳大利亚手中,留给瑙鲁的只有象征性虚权,加上人口少,自然不需要那么多行政层级和党派。

瑙鲁议会是一院制,只有 19 个议员,每人只代表个人或公司,形成联盟关系。总统就是被推举出的首领,并组成一个 5 到 6 人的内阁。

目前,瑙鲁议会主要由 3 个派系掌握:

代表原住民的建国一代:德罗伯特(Hammer DeRoburt)和元老多威约戈,分别 6 次当选总统,家族 100 年前就是瑙鲁首领;

亲澳大利亚派:Keke-Stephen 家族和 Kun 家族;

移民混血代表:华人后裔阿迪昂家族与英国后裔勒内 哈里斯(René Harris)家族。

在这个 " 人少事也少 " 的地方,平民出身也有可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走上高位。戴维 • 阿迪昂之所以能当总统,与四代瑙鲁华人的奋斗密不可分。

1900 年,英国在瑙鲁发现磷矿,这种矿物质继承自亿万年累积的鸟粪。

1907 年,太平洋磷酸盐公司开始采矿,引进契约华工。戴维 • 阿迪昂的外曾祖父司徒氏就这样来到瑙鲁,成为 " 扒粪工 "。

而到了戴维这一代,就成了官二代。因为他的父亲肯南 阿迪昂曾在 1989 年~2002 年间三次出任总统,是瑙鲁的第二代建设者。

戴维 • 阿迪昂与瑙鲁几乎同年诞生,可谓独立后第一代瑙鲁人,他从律师起步,曾担任财政司法与内政部长、外交部长、议长等职。

2023 年 10 月,戴维首次当选总统,2025 年 10 月连任,成为家族的第二位总统。

戴维 • 阿迪昂不仅受益于华人的勤奋努力,也比其他候选人更具 " 国际优势 "。背靠中国,让他有机会改变瑙鲁近 20 年的积弊,打开改革之门。

从富国到烂摊子

瑙鲁虽是小国,面临的麻烦却不少,担任总统也绝非轻松之事。

该国曾因磷酸盐资源丰富而一度富裕,在 1970 年代人均收入高居世界首位。然而进入 1980 年代,随着沉积的鸟粪磷矿逐渐开采殆尽,瑙鲁成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国家,同时也是受海平面上升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个依赖资源、人口仅约一万的地方,在资源枯竭后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瑙鲁领导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样矿产丰富、人口稀少的新疆罗布泊镇,那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还兼具科研基地与旅游目的地的功能。而瑙鲁却因基础设施匮乏,既难以吸引游客,也缺乏科研价值,成为全球游客到访最少的国家之一。

再看人口约一万、并无矿产资源的福建南靖县丰田镇,它凭借福建省第二大华侨农场的优势,成功发展了精密机械制造和兰花产业。而瑙鲁既缺乏工业基础,农业也在持续萎缩,连粮食都无法实现自给。

既然各类产业都难有起色,瑙鲁转而试图通过金融手段实现 " 钱生钱 "。凭借尚存的家底,瑙鲁设立了磷酸盐特许权使用费信托基金,投资于澳大利亚房地产及文化项目等领域。

瑙鲁甚至曾尝试拓展灰色收入——既然面积更小的摩纳哥能靠博彩业致富,瑙鲁为何不可?

1990 年代,瑙鲁开始以 10.5 万美元起的价格出售护照,无需居住即可获得公民身份;同时,外国人仅需 2.5 万美元就可在当地设立持牌银行。这使得瑙鲁一度成为避税天堂和洗钱中心。

然而这些致富途径最终均告失败。信托基金价值 10 年内缩水 10 倍,从 1991 年 13 亿澳元缩水至 2002 年的 1.38 亿,瑙鲁在澳大利亚的地产,甚至瑙鲁航空唯一的波音 737,都被卖掉抵债。

灰色收入也未带来持续效益。在国际反洗钱及资金外流压力下,瑙鲁于 2003 年出台反避税法,洗钱业务由此终结。

2000 年后,在亲澳派领导人的推动下,瑙鲁走上了一条更为极端的道路——依靠澳大利亚 " 饮鸩止渴 ",成为其外包监狱和垃圾处理场。

为获取澳方资金支持,瑙鲁建立了非法移民拘留中心,收容澳大利亚拒绝接收的罪犯与其他被视作 " 低端人口 " 的群体。在押人员达 4183 人,接近瑙鲁本国人口的 40%。

正如英国曾将囚犯流放至澳大利亚,如今澳大利亚也将不愿接收的人员送往瑙鲁。

由于瑙鲁粮食无法自给,澳大利亚还向其大量出口垃圾食品。

自 20 世纪以来,随着欧洲殖民者引入外来食品,瑙鲁人逐渐丧失了捕鱼和食品保存的传统技艺,新鲜鱼类、蔬果逐渐退出日常饮食,取而代之的是高盐、高脂肪的进口食品。

这一系列因素导致瑙鲁人成为全球肥胖率最高的群体之一:约 97% 的男性和 93% 的女性超重,糖尿病患病率也位居世界前列。2009 年,瑙鲁男性平均寿命仅为 60.6 岁,女性为 68 岁。

这种饮鸩止渴的治国模式,正是戴维 阿迪昂所强烈反对的。他上台后的第一步,是与台湾当局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

与中国复交后,戴维 • 阿迪昂开展一系列与中国合作模式,帮助瑙鲁摆脱资源依赖。

建港口:充分利用太平洋海岛地理优势,发展港口经济。

发展新能源:瑙鲁位于赤道以南约 42 千米处,日照充足,通过开发光伏发电项目,未来可实现 50% 可再生能源占比。

应对海平面上升危机:瑙鲁成立中国 - 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为瑙鲁提供灾害应对培训。

解决肥胖问题:中国对瑙鲁实行医疗援助,建设体育中心,把瑙鲁转变为地区性体育强国,尤其是澳式橄榄球(Australian rules football)项目。通过体育来解决肥胖症,增进国民健康。

戴维 • 阿迪昂通过这些新政,把瑙鲁带出了烂摊子,这也是他能连任总统的原因。

广东人当外国领导人,容易么?

远在太平洋的偏僻小岛上竟也有广东人定居,甚至有人成为总统,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南太平洋岛国目前约有 8 万常住华人,其中多数是早期的契约劳工。这些华人发展状况,往往与其所到之地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分布区域实在是太广了▼

太平洋岛屿曾分为德属、英属、法属和美属四种类型,各地华人的命运也因此各异。

德属岛屿大多是欧洲列强挑剩、并不重视的区域。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萨摩亚自然条件一般,1880 年代到来的德国人并未投入太多精力管理,唯有瑙鲁的鸟粪磷矿算是意外收获。

一战德国战败后,其太平洋属地由国际联盟委托英国托管,英国再转交给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实行二级托管。

英属斐济、汤加和基里巴斯的华人,多是从澳大利亚或其他英国殖民地迁入的。例如华裔汤安诺就曾担任基里巴斯的总统及外交部长。

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华人以客家人为主。塔希提岛(又称大溪地)是当地华人最集中的地方,约有 3.5 万人,占总人口的 12%,华侨经济占比超过 85%。香港歌手官恩娜在此出生,而当地首富、" 珍珠大王 " 温惠仁是广东东莞客家人的后裔。

美属太平洋地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夏威夷华人中 75% 来自广东中山,有中国血统的混血后裔占当地人口 33%。

早在 1778 年库克船长的航程中,就有中国水手的身影,18 世纪末开始有华人定居。到 19 世纪中后期华人大量涌入时,夏威夷仍是一个独立王国。

它于 1898 年成为美国领地,1959 年正式成为美国的州。夏威夷华人曾对辛亥革命贡献卓著,如今已成为美籍华人群体的组成部分。

美属帕劳的历史更为曲折。它先后被西班牙占领、卖给德国,一战后交由日本管辖,二战期间被美国占领,1947 年起由美国托管,直至 1994 年独立。

帕劳现有华人 1049 人,约占总人口 4.9%,与美国联系密切。华人吉本斯曾为美军厨师,于 1973 年成为帕劳科罗尔酋长,并三次参选总统;另一位华人陈嵌萨曾担任帕劳副总统,是来自夏威夷的华裔。

总体来看,德属太平洋地区的华人担任领导人最多,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瑙鲁和基里巴斯都曾有华人总统,在萨摩亚华人也处于政治核心,但这些岛国经济普遍落后,甚至属于最不发达国家,曾经最富的瑙鲁也已衰落。

其次是原美属的帕劳,华人可担任副总统或酋长,因美国托管及美军驻扎,经济状况稍好。

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华人经济地位最高,但未进入政治领导层。

人均最富裕的当属夏威夷华人,成为美籍华人后虽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却因夏威夷并入美国而获得了财富增长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