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智造引擎 绿色动能”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发布会举行。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10月23日,“智造引擎 绿色动能”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发布会在大零号湾会议中心举行,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揭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会上获悉,集聚区将以“12345”发展思路为核心路径,统筹产业当前优势与未来布局。“1”即紧盯千亿级主导产业目标;“2”即围绕先进能源装备和绿色低碳两大方向;“3”即升级清洁高效发电、先进电网、光伏光热三大优势产业,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链整合;“4”即培育聚变能源、氢基能源、长时储能、新型绿色技术四大未来能源赛道,聚焦“制储输加用”全链条攻关,抢占产业先机;“5”即通过强化链主带动、培育优质企业、推动场景应用、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园区支撑五大举措,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根据发布的集聚区行动方案,闵行区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快存量资源盘活,加速布局新板块、新项目,力争2025年产业营收达到1000亿元,2030年突破1500亿元,将集聚区打造成上海产业升级的新引擎、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样板、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支点。

在空间布局上,集聚区形成“一核一带”联动发展模式。“一核”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为核心,依托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科研优势,布局龙头企业创新研发中心与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产业创新策源高地;“一带”以闵行区江川路沿线工业基地为纽带,串联马桥产业园等区域,发挥上海电气集团等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承接创新成果产业化与产业链配套项目,形成“创新策源-成果转化-规模生产-绿色供应”的闭环产业链。

为确保目标落地,市区两级将建立协同推进机制,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统筹解决重大事项;推出专项政策,从优质项目引育、产业创新策源、产业转型突破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基金+园区+企业”联动发展,并通过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招商引资升级等举措优化产业生态。

会议透露,作为上海首批“市区协同”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产业是闵行产业的核心发力点,其中,先进能源装备产业规模约占全市三分之一,承载上海近代工业文明的“四大金刚”(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器械厂)诞生在此,形成了“总部—研发—制造”全产业链生态。上海电气集团在闵行布局30余家相关企业,年贡献产值超500亿元,上海交大未来能源研究院、上海电气氢能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落地运行,在燃气轮机、大型铸锻件、核电关键材料等领域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此次集中发布,将为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强大动能。

活动现场,10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涵盖先进燃气轮机部件制造、长时储能系统研发、绿电应用装备生产等领域,其中多个项目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标准,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完善集聚区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闵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