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陈怡轩

“什么时候春秋假能在全国推广啊!”近期,随着网民对“春秋假”的呼声高涨,随之而来的是旅游经济均摊,文旅企业从中受益。

今年10月,浙江省 11 个地级市发布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实施方案,在11月连放三天,与周末相连,形成可贵的秋季“五天小长假”。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畴内系统推行该制度的省份。紧随其后,其他省市也“闻风而动”。广东省佛山市、四川自贡市、宜宾市,湖北恩施州等部分城市也官宣起了10月及11月的中小学秋假安排。

随着浙江、广东、四川等地陆续试点“春秋假”,这个曾多次被写入政策文件、却长期搁浅的假期制度,终于从纸面走向现实。而它带来的,不只是学生课表上的调整,更有希望重新校准整个旅游市场节奏。

“旅游市场一直有淡旺季过于分裂的弊病。高峰期过于集中,出游堵塞、服务体验打折、交通部门压力巨大,酒旅相关企业仅靠黄金周与寒暑假冲全年业绩。从长效来看,春秋短假对于整个旅游经济能够起到压力均摊、细水长流的结构化改善作用。”上航旅游研究院院长陈元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浙江及广东始发机票热销,部分票价上涨

在政策试点的同时,一些与旅游强关联的产业链已率先感知到了消费节奏的变化——航旅平台、亲子产品线在秋假前后预订出现明显波动。

事实上,“春秋假”的推行,正在有效改善节后淡季的飞机空座率。界面新闻从去哪儿平台获悉,2025年11月12日至16日期间,宁波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18倍,佛山出发的机票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6倍。同程旅行向界面新闻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一周,出发日期在11月12到11.16期间的热门亲子航班,同比去年上涨近一倍,排名前五的主要飞行目的地为北京、成都、上海、西安、贵阳。

温州一市民在订票时发现,在秋假日期宣布前,温州出发至北京的单程机票在500元左右,秋假正式发布后,单程机票价格在一个下午内涨至1000元左右。由温州至西安的票价也一路飘红,原售价在单程500左右,第二天早上就涨到了八、九百。而11月19日从珠海回温州的直飞机票已经全线售罄,仅余山东航空一家早班机有少量余票还在出售,售价高达1125元。

研学路线火爆,文化体验成亮点

在浙江、广东区域,正有不少家长向当地旅行社咨询秋假产品。浙江多家旅行社也正在根据当地秋假时间调整产品内容和行程安排。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5日,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推出“跟着课本去旅行”系列产品,还同步上线了近20条面向学校集体的秋假研学主题线路。



途牛数据显示,相关目的地的乐园游、文博游、赏秋游等主题旅游产品成为境内错峰游用户的热门选项。随着秋季的深入,赏秋游的热度一路攀升。

携程方面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据平台数据研究,“体验回报率”正成为旅行者,尤其是“错峰出游”用户的核心考量,他们往往重视文化感受、追求舒适与松弛。面对这一趋势,文旅商家需前瞻性布局,开发相关产品,以抓住未来的市场增长点。

在黄金周冲量的运营模式下,酒店及文旅商家往往只需要对游客提供一次性服务。然而春秋假的推广,可能会在未来将旅游需求分流,进入到“去峰值化”新常态。

“中国的文化旅游、慢旅游、度假旅游还没有完全迈过门槛,尤其对于春秋假出行主力军亲子群体而言,甚至现在很多酒店的亲子房数量都很有限。”陈元夫院长向界面新闻分析称,“文化体验方面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对于酒店而言,先要和周边的商家、文旅景区形成互动,再慢慢发展为综合化的一站式文化度假村。”

“结构性变革利好,还要靠带薪休假制度来完善”

携程董事长梁建章曾指出,中国目前的酒店房间总数规模已达到2000万间,是美国酒店房间总数的4倍。然而在黄金周节点,假设全国人口有1/3计划出行,以两人一间来计算,则至少需要2亿个房间,超出了实际供给能力的十倍。对比之下,淡季的酒店行业却至少有40%的房间处于空房状态。

“短期内爆发性出现的旅游狂热,并没有多少真正的赢家。”梁建章在《建议推广灵活休假和春秋假制度》一文中写到。

酒店行业的用工形式,一直以来也处于较为畸形的局面。由北京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发布的《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24)》显示,酒店行业灵活用工比例正在持续上升,在劳动力闲置或季节性波动大的情况下,会与其他行业或部门共享员工,或者通过外包形式解决用工缺口。

界面新闻记者在近期入住杭州某酒店时发现,其二楼康养中心虽有二十余间服务客房,并在OTA平台注明其提供推拿按摩服务。但实际到访时,由于是淡季工作日,均关闭运营,仅保留必要的前台工作人员。

“多数酒店的习惯是聘请短时工并在黄金周前集中培训上岗,对于就业机会创造、酒店本身的经济成本支出,都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如果常态化短假能够推行,酒店行业的就业岗位会更稳定、游客对于酒店熟练工的服务质量满意度也会相应提升。”陈院长向界面新闻强调。

“此外,春秋假制度对于重点旅游城市周边300公里半径所辐射的二、三线城市,也是一种机遇。相对于长途旅行,短假周期内多数家庭会选择自驾进行近程游,这对像温州这类原本不是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是一种机会,可能会带动配套文旅设施的发展。”陈元夫补充说。

然而春秋假依然引发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秋假是放了,可我们大人不放假,孩子只好在家刷手机。”一位浙江市市家长在社交平台留言,而这类困境在许多界面新闻记者所接触的受访家庭中并不鲜见。即便教育系统设立了春秋假节点,但多数家庭却难以实现“同步休假”,单边放假的结构性缺口依然无法彻底让文旅业迎来第二增长。

某连锁酒店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春秋假制度刚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消费者的出行心智需要时间酝酿,对酒店经营是否有改善,要看下季度最后的真实营收数据。此外,如果家庭成员不同步放假,最后还是无法转化。”

尽管尚未有上市公司将“春秋假”制度作为正式公告的核心议题,多家OTA平台向界面新闻透露,已经开始关注假期延展、错峰出游趋势,探索亲子游产品升级。

多家券商在文旅与酒店板块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假期制度的灵活性正成为影响出行需求释放节奏与旅游经济结构性成长的重要变量。若“春秋假”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叠加错峰出行需求常态化释放,文旅行业有望受益。然而也有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提醒,若缺乏更系统的带薪休假机制配合,阶段性旅游热潮或难以持续转化为全年的稳定增长动能。

“归根结底,旅游相关产业的常态化良好发展,最终需要建立完善的带薪休假制度。从没有黄金周到有黄金周,是一种进步。现在出现春秋假概念,又是一种进步。最终的进步都是要指向更好的休假制度的。”陈元夫向界面新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