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计美国9月通胀预计同比上涨3.1%,高于8月的2.9%。市场预计美国9月通胀预计同比上涨3.1%,高于8月的2.9%。

  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预计在9月同比上涨3.1%,涨幅快于8月的2.9%。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下周将下调政策利率25个基点。9月的通胀数据可能会显著影响美元的走势。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将在周五北京时间20:30公布这份备受关注的CPI报告。

  市场将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关税如何传导至物价,因此美元在CPI公布时可能出现波动,因为该数据可能会影响美联储对年内利率的前景判断。

  这份即将发布的CPI报告有何预期?

  按CPI变化衡量,美国9月通胀预计同比上涨3.1%,为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高于8月的2.9%;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预计同比上涨3.1%,与前值持平。

  环比来看,CPI预计上涨0.4%,核心CPI预计上涨0.3%。

  TD证券分析师认为,9月CPI报告将显示核心通胀放缓,主要受服务价格(尤其是住房)降温带动,但商品通胀可能因关税传导效应而加速。他们表示:“核心通胀仍相对坚挺,因此总体CPI环比可能维持在0.4%,能源价格上涨也可能对9月物价带来明显推动。”

  美国CPI报告将如何影响美元?

  在周五的通胀数据公布前,投资者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根据芝商所(CME)FedWatch工具,市场预计政策利率将在年底前从目前的4%-4.25%区间降至3.5%-3.75%,概率约为97%。

  由于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9月通胀数据将成为美联储下周会议的重要参考。尽管投资者普遍认为10月降息已成定局,但若核心CPI月度增幅显著高于预期(例如达到0.5%),可能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12月降息的可能性,并在短期内提振美元走强。相反,即使CPI数据不及预期或变化有限,美元下行空间也相对有限。

  德国商业银行外汇分析师Antje Praefcke指出,价格数据可能揭示关税对消费者物价的影响,但她补充称:“这些数据不太可能成为下周美联储会议的转折点,因为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关税导致的通胀影响只是暂时的。美元目前在数据公布前已趋强,即便价格数据出现上行惊喜,也不太可能阻止美联储下周降息。”

  FXStreet首席分析师Eren Sengezer就美元指数(DXY)给出简要技术展望:

  “技术面显示短期内美元指数仍偏向看涨。日线图上的相对强弱指标(RSI)升向60,美元指数稳定运行在20日、50日和1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之上。”

  “1月至7月跌势的23.6%斐波那契回撤位在99.50一线构成近期阻力。若日线收盘突破该水平,可能吸引技术性买盘,推动美元进一步上探100(整数位)至100.80(200日均线)。”

  “20日均线在98.50附近形成初步支撑,其下方支撑位于98.10-98.00(50日与100日均线重合区间)及96.40(此前跌势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