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今后五年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连日来,上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研读全会公报,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大家表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为国担当、勇为尖兵,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在挑大梁上展现新作为
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二十届四中全会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并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上海党员干部群众表示,上海要按照全会指引的方向,进一步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稳增长促转型、挑大梁作贡献上展现新作为。
浦东新区党员干部表示,要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为目标,全力推进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改革任务,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等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着力强化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区功能,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建设更加开放、创新、人文、美丽、智慧的现代化新浦东。
宝山区委书记李晨昊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勇担转型重任、勇当科创尖兵,持续深化“一地两区”建设,以“活力宝山 科创新城”为发展主线,加快构建“大吴淞、东产业、西科创”组成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充分激发创新活力、产业活力、空间活力、队伍活力,努力打造新时代现代化转型样本。
青浦区委书记王平表示,将发挥科技龙头企业溢出带动作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完善创新产业生态,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虹桥青浦片区提质升级,加速青浦新城功能导入,进一步把战略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胜势。
“要积极发挥税收职能,服务重大战略稳步落地。”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程俊峰表示,要迭代推出一系列支持浦东引领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税收征管服务措施,深化落实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等一批改革试点政策,进一步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稳外贸稳外资大局。
全会公报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第一条。上海干部群众表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中国经济列车行稳致远,靠的正是实体经济的坚实底盘和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
奉贤区委书记刘平表示,将始终聚焦实体经济,找准比较优势,深耕美丽大健康、绿色新能源、通用新材料、数智新装备细分赛道,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打赢打好产业生态培育攻坚战;建设南上海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奉贤新城,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华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立立表示,要瞄准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布局,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朱兆开表示,将以推动高端装备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做强做优主责主业不动摇,发挥好先进制造业发展主力军作用,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邵军表示,要前瞻布局牵引支撑“五个中心”建设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探索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全面释放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社会价值,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赋能。
科技自立自强上有新担当
全会公报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家认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上海肩负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要在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上展现更大作为与担当。
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区域“数字经济集聚、科创资源丰富、空间潜力大”的优势,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建设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不断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力打造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北部增长极。
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表示,要立足自身科创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聚力做强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集成电路重要“北翼”发展能级,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在吐故纳新、提质焕新中加速冲过“转型之坎”。
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表示,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新质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存量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做深做实做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坚定不移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松江力量。
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交汇点,要深刻把握三者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的逻辑关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表示,要坚持把教育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先导性支撑,把科技作为教育变革、人才成长的重要牵引,把人才作为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良性循环。
市工商联表示,要聚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助力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发民营企业主体活力,让民企创新活力更好对接国家战略,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市市场监管局表示,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规则、规制、标准衔接,聚焦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实施等,筑牢法治根基,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赋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公报。
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江帆表示,要秉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名教师”的发展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勇担全国教育改革探路者和“试验田”使命,加快发展中国特色、一流水平的城市教育。
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表示,要加快实施城市更新,全力完成“两旧一村”改造,持续推进商办楼宇更新和“一江一河”功能品质提升工程;做好“四稳”工作,加快重大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势头;加速推进民心工程和“好房子”建设,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医保局表示,要结合国家战略与群众需求,持续提升市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加力支持医疗机构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医保基金“开源节流”,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崇明区委书记李峻表示,要锚定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目标任务,深入开展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加快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名片、长江绿色发展标杆,以轨交、高铁上岛为契机,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完善城乡功能,优化公共服务,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
全会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大家认为,坚定维护社会稳定,守护公平正义,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就是有效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市高级人民法院表示,将聚焦“十五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以高度政治责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效司法审判保障平安上海和法治上海建设,以高水平数字司法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为“十五五”规划在上海全面落地落实提供司法支撑和服务。
市检察院干警表示,要立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职责使命,进一步提升服务“五个中心”等国家战略检察能级,进一步做实做细检察为民,努力为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作出更大检察贡献。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
“全会对未来五年作出战略指引,更加坚定我们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上海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要坚持干字当头、奋力一跳,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重大任务的谋划细化和组织落实,把宏伟蓝图持之以恒细化为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
金山区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要进一步深化落实“南北转型”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创新智慧的活力湾区、绿色韧性的美丽湾区、文明宜居的幸福湾区,努力打造成为沿杭州湾协同联动发展的重要功能节点城市,为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贡献更多金山力量。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成斌表示,要锚定“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目标定位,深入贯彻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全会提出,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表示,要践行好为人民拍好看的电影的初心担当,发挥自身的产业链优势,拥抱数智科技,布局新兴业态,推动融合发展,繁荣电影经济,全面提升上影的内容创作力、科技应用力、品牌传播力、市场竞争力、国际影响力。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表示,要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为抓手,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着力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上海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加快建成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凝智聚力。
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俊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党委书记黄红表示,要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增强超大城市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党的工作更好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上和人群中,切实提高党在新兴领域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公报将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开放相贯通,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领域工作。相信通过奋力拼搏,积厚成势,一定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经济学教研分部主任余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