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31.51亿元,同比下降16.6%;净利润390.52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750.42亿元,同比下降13.1%;净利润144.11亿元,同比下降6.2%。

首先,从财务表现来看,中国神华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2%,前三季度整体净利润下滑10%,营收降幅更是达到16.6%,这份成绩单反映出公司在当前能源市场结构性调整背景下面临的现实压力。核心原因在于煤炭与电力两大主业均遭遇价格与销量的双重挤压。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煤炭销售量同比下降8.4%,平均销售价格为487元/吨,同比大幅下滑13.7%。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煤炭市场需求整体趋弱,叠加国内经济复苏节奏放缓,工业用电需求增长乏力,导致煤价持续承压。与此同时,公司售电量同比下降5.5%,平均售电价格也出现下滑,火电业务盈利能力受到显著冲击。因此,营收与利润的下降,本质上是传统化石能源企业在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周期性与结构性矛盾的集中体现。

其次,从业务结构和产能布局来看,中国神华虽仍以煤电为核心,但其装机结构的调整已显现出明显的战略转型意图。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装机容量达48681兆瓦,其中燃煤发电占比高达93.2%,显示出火电仍是基本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加264兆瓦,而水电装机略有减少,表明公司正在有选择地布局清洁能源。尽管新能源占比尚小,但这一增量释放出积极信号:中国神华并非固守传统能源路径,而是试图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低碳化转型。此外,商品煤产量仅微降0.4%,而销售量降幅达8.4%,说明市场消化能力不足,库存压力可能上升,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行压力。这也凸显出当前煤炭行业“产能相对过剩、需求疲软”的阶段性困境。

第三,从战略层面审视,中国神华近期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煤炭、坑口煤电及煤化工等资产的重大举措,是理解其未来走势的关键。此次交易涉及13家标的公司,资产总额近2584亿元,归母净资产超938亿元,若顺利完成,将显著增强公司在煤炭全产业链的控制力与协同效应。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并购涵盖“煤炭开采—坑口发电—物流运输—煤化工”一体化链条,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强化在区域市场的定价话语权。

在煤价下行周期中,这种“以规模换效率、以整合求生存”的策略尤为关键。通过横向扩张与纵向整合,中国神华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巩固龙头地位,毕竟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