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
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之后多次对上海人民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从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到推动设立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世界城市日”,上海始终将“人民城市”的建设实践,融入对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贡献中,通过与联合国人居署紧密合作,打造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这一国际交流平台,创设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城市监测框架——上海应用指数等公共产品,积极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上海实践。
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探索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苏州河两岸42公里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如何兼顾垂钓需求与防汛安全?”在普陀区段长寿湾滨水空间公共驿站内,居民护河志愿队与城市管理部门讨论热烈。
从事保安工作的小伙张颂蔚,在上海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拥有了一个床位。他居住的四人间,厨房、卫浴设施齐全,还配有储物柜和书桌,这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找到了奋斗的动力。
上海第1000座公园——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在规划之初,就广泛征求青少年的意见,将城市生境、全龄友好、自然学堂有机融合。上海由此迈入“千园之城”,向“公园城市”新目标更近一步。
上海城市面积大,却又寸土寸金。向存量要功能、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上海正在破题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大文章。
社区微更新实现家门口的蝶变后,上海还将启动对商务楼宇的大规模更新。目前已披露更新方案的6个商务单元,更新范围均以平方公里为单位。除了改造写字楼本身,还将激活所覆盖的公共区域。
“一江一河”滨水空间人流逐步攀升,市民对滨水空间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上海将结合“十五五”规划研究,推动实施新一轮沿岸地区功能品质提升的行动方案,重点聚焦100余座滨水空间驿站启动品质提升,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游乐体验。
“十四五”时期,上海积极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累计建设筹措60万套(间),累计供应39.5万套(间);新增筹措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6.9万张床位。让青年人从“住有所居”迈向“心有所属”,上海努力探索青年社区治理模式。
让更多市民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上海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路上,不断前进。
2014年以来,上海市累计启动改造项目118个
加快城中村改造,推动城市更新
上海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2025年上海市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中招商推介会近日举行,来自10个辖区的59个改造项目公开宣介。项目占地总面积近3万亩,前期改造投资规模达2100亿元,拉动建安投资约1600亿元。
自2014年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上海已累计启动改造项目118个。根据《上海市“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底,上海将全面启动整体改造项目;到2027年,基本完成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
城市更新如何兼顾民生改善和风貌保护?上海在城中村改造中探索答案。
今年7月,闵行区浦江镇召稼楼城中村改造项目公建配套一期工程启动,包括首批4条道路和一期水系工程的建设。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召稼楼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将通过区域焕新与古镇复兴,打造黄浦江东岸首个“新天地大社区”。负责项目改造的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将依托“整体定位、整体规划、整体开发、整体运营”的开发模式,建设总占地约71公顷、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的复合功能品质社区。
“让周边环境更美、城市更有活力、人民更幸福。召稼楼新天地不仅是一个社区,更是一份生活解决方案。”召稼楼新天地项目总经理林润青说。
城中村改造的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只有让城市发展不再依赖“输血”,而是具备“造血”能力,才能让城市更新更可持续,生活更加美好。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上海一直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不断拓宽企业参与路径。对合作改造项目,经营主体可通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参与改造及建设;对储备改造项目,经营主体可在土地市场进行经营性地块摘牌,参与开发建设;对委托改造项目,经营主体也可通过与实施主体合作,参与开发建设。
各类公园达1013座,人均公园绿地达9.5平方米
推进绿地共享,开拓生态空间
上海市浦东图书馆附属绿地面积超1万平方米,曾经有铁艺围栏将这片绿地与图书馆外的人行道隔开。2025年,浦东图书馆拆除围栏,与先期已经完成绿地开放的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三大场馆一起,被纳入锦绣文化公园整体改造项目。四大场馆与公园之间的物理界限被打破,形成总面积达43公顷的连续开放空间,实现了公园城市的无界融合。
改造中,针对之前场地功能缺失问题,优化路网结构,打通断点,增加绿道,实现全区域无障碍通行;新增步道、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及公共厕所等,满足全龄化、多样化的市民需求。在造景方面,以水文化为脉络,结合严茂塘河道景观,打造“一岸六园十二景”特色节点,如图书馆旁的“星河书阶”将阅读场景融入自然,“塘染墨香”营造滨水阅读氛围。
截至今年9月,上海市各类公园达1013座,提前实现“十四五”末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十四五”时期,上海市新建公园绿地2500公顷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9.5平方米,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累计开放单位附属绿地174个,释放公共绿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具备条件的进一步改造为48座口袋公园。
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是超大型城市解决土地资源紧张、新增公共绿地成本高的对策。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致力于打造更多让市民可进入、可休憩、可观赏的绿色生态空间。
“拆墙透绿”,拆的是围墙,带来的是城市机能的无界融合,让公园绿地更好地融入街区、园区、商区等功能设施,相互赋能。
“自然+音乐+文化”,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分享了两个音乐赋能公园的案例——辰山植物园的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和徐家汇公园的星期音乐会,它们让生态空间成为构建城市认同感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有20多处生态空间常态化举办音乐演出。
让开放共享之路更规范、更高效、更高质,上海市制定了《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建设技术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
据介绍,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分析提取外环内及五大新城单位附属绿地6239块,总面积约51.26平方公里。经过评估,已有342块单位附属绿地入选“开放共享项目库”,其中101块具备建设口袋公园的条件,是未来上海建园造绿的重要载体。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创立数字社区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共治
“大数据分析显示,灵岩南路商业街的人流量位居上海街区前列,平台将继续加大对该街区的引流和补贴力度。”不久前,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汇明心”)理事长刘璟收到了某支付平台发来的讯息。
“没想到,一款手机小程序不仅给商业街区引来客流,更为社区共建找到了一批‘合伙人’。”刘璟说。
2023年,东明路街道孵化出街区发展型社会组织——汇明心,意在运用社会力量激活社区共治。曾经是互联网公司员工的刘璟转行从事社会工作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社区治理。
东明路街道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四成。社区内的年轻人,大多白天出门上班,晚上回家睡觉,和社区缺乏连接。在走访摸排过程中,刘璟发现,有一类青年群体迫切需要社区的支持——创业者。他们需要创业前期的试错空间,或者引流支持。
因此,汇明心研发了一款手机小程序,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还原街区地图,为街道居民及商户提供学习、交流、工作的平台。居民点击“商业服务”“街区活动”等栏目,就可获知消费优惠、社群活动等信息;商家可在小程序上完成优惠券核销;创业者点击“东明社创”,创业、招聘补贴和法律服务等内容一目了然。
小程序还开通“数字徽章”功能,居民参加公益活动、为社区改造提建议等,都可获得积分,并解锁“社区达人”的数字身份,以自己的特长参与社区治理。两年来,社区居民共提出1287份建议,涵盖夜间经济、老年友好设施、社区微更新、亲子活动等多个主题。其中,128份进入街道议事会程序,32份落地实施。
“通过创立数字社区,提高居民特别是年轻人的归属感,让他们走进社区、参与共治。”刘璟说。
东明路街道是伴随浦西浦东动迁和开发而建设的纯居住型社区,为增强居民的认同感,汇明心与上海纽约大学合作推出AR(增强现实)口述史系统,将社区历史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叙事。居民可通过扫描物理空间中的老建筑、街角,触发AR叠加的历史影像与音频。例如,扫描一家老字号餐馆的二维码,即可观看店主讲述的三代人传承故事。这一技术将“记忆”从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历史,带动青年群体重新认识社区。
从线上走到线下,社区治理“合伙人”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居民齐动手,将一处荒废多年的杂物堆场改造成公共活动空间。汇明心为暑期来沪的商户子女提供托管服务,商户也主动加入社区公益活动。非遗文化讲师王荣华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时,结识了娱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双方共同制作可交互的AR皮影戏《武松打虎》,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出。
依托汇明心,东明路街道开启“美好地标”共享空间提升、“美好焕发”店铺形象提升、“益起开源”街区引流、“烟火创馨”街区繁荣、“好事就近”志愿服务、“街友创变”共创计划等“六大共生计划”,在改善街区环境的同时,让商户和居民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孙哲表示,数字技术为社区搭建代际互动平台,让大家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水平。
东明路街道以数字社区促进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入选《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2025年度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