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发达的匀质化连续空间,长三角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目前,沪苏浙皖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均已发布,一市三省当期GDP增速全部超过5.2%的全国水平,GDP合计量占全国的24.8%,比去年全年提升0.2个百分点。在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下,四地经济展现出抗压耐压的韧性和应变破局的能力,多项主要指标增速逆势回升。

据统一核算,上海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亿元,同比增长5.5%,以全国首位经济中心城市的大体量、高基数而跑赢全国整体增速。

今年以来,上海的经济增长稳健向上,一季度GDP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前三季度则比上半年显著加快0.4个百分点。

同期,江苏、浙江、安徽的经济增速分别为5.4%(总量102811亿元)、5.7%(68495亿元)和5.4%(39770亿元),江苏、浙江当期GDP增量3576亿元、3436亿元,在各省份中领先。

浙江提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细察统计部门发布的当期和往期数据,前三季度长三角各地经济“稳”的基础巩固,“新”的动能集聚,“好”的因素累积。

“稳”首先体现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经济底盘彰显韧性,多项主要指标增速回升

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超过GDP的四分之三,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亿元,增长5.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同期0.5个百分点。安徽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和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7%和49.3%,出力较为均匀。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增速比去年同期、全年加快1.0和1.2个百分点。

其次,生产供给稳步扩张,各地千方百计稳投资、促消费、拓出口,扩大有效需求

安徽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七、八、九月的增速逐月提高;纳入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占54.3%,增长面比上半年扩大1.8个百分点。江苏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6%,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

当期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3亿元,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江苏出口2.92万亿元,增长10.4%,机电产品出口拉动出口增长8.7个百分点。

“十四五”前四年,安徽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0.85万户增加到2.3万户。图为奇瑞智能工厂。

九十月间,《人民日报》连续推出8篇“钟才文”文章,传递出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的强烈信号,指出中国经济“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可期”,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长三角是全国创新能力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前三季度新兴动能显著增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8.5%,快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8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安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比上半年加快4.2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2%。1~8月,浙江规上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5.3%,约为营业收入的3.0%,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转型接续推进。前三季度,安徽规模以上高耗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6.7%降至23.2%,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8%,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品产量增长29.2%。上海风力发电机组、储能用锂电池产量增长1.0倍、27.9倍。

同时,消费业态、场景日益丰富,新型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即时零售、闪购兴起,推动网上零售,前三季度浙江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3.4%,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8.2个百分点。江苏放大现象级赛事“苏超”带动旅游、餐饮、住宿、商业增长的链式效应,1-8月规上体育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0%;群众文体活动、博物馆、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8%、20.2%、11.9%。

“苏超”的“第二现场”观赛模式让足球热情深入城市肌理,带动商圈、餐饮等消费。    江苏省文旅厅 供图

“好”的因素首先是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在“两重”“两新”政策带动下,上海相关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工业投资增长20.3%。“以旧换新”政策积极显效,浙江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4.2%、57.0%和14.9%,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50%。

经济循环持续改善。上海市前三季度进出口3.34万亿元,增长5.4%,增速由今年开局的落后于全国转为反超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1.3%,快于全国4.2个百分点,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增长的核心。一、二、三季度,浙江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9.4%、80.2%和81.2%;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产销率为94.5%、95.8%和96.7%,拾级而上,稳步提高。从实物量指标看,江苏前三季度公铁水空综合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7%、8.8%,比上半年加快0.6个和1.6个百分点。

今年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5%左右,江苏为5%以上,浙江在5.5%左右,安徽为5.5%以上。从前三季度表现看,并考虑四季度在全年经济总盘子中占比较高,最后两个月如无外部扰动,各地全力巩固经济向新向好势头,可顺利完成年度预期目标,扛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责任担当,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