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澎湃新闻独家刊发的“毒”营养土系列调查,10月28日下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工作人员回应称,报道发出后,省厅对此高度重视,针对报道中涉及到亳州市相关企业的情况,目前,亳州市已全面启动核查,包括对涉事企业进行现场查验、对涉事信息认真梳理等,感谢媒体关注,愿共同守护好一方碧水蓝天。

当天下午,涉事企业“亳州新惠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员李某给暗访记者发消息,指责记者并称报道系“恶意发布”。

淮安市委网信办方面回应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都做了相应批示,公安、市监、环保等多个部门已经组成调查组,下到企业进行调查处置。

据此前报道,今年6月,澎湃新闻随机网购十余款热销低价“营养土”送检,发现其中9款镉、铅、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另有一款铜、镍、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有的产品链接显示已销200+万件。

澎湃新闻随后赴江苏淮安、泰兴、南京和安徽亳州,对低价“营养土”黑灰链深入暗访调查,发现大量工业污泥、电厂灰料、建筑垃圾等固废未经无害化处置,就摇身变成“营养土”“农家肥”流入网销市场。涉事工厂现场环境恶劣,臭气熏天,未见无害化处理设备。

位于淮安市淮阴区淮涟村的“淮安鸿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厂房旁边数十亩建筑渣土充当营养土原料,使用多年。该工厂的老板董应蒙称,现场共有4条生产线,春秋旺季全运转,一天可生产6至8车,数百吨货;夏天是淡季,一般只开1条生产线,每天最多发1车。他直言该工厂无固废处置资质,无法出具检测报告。当地村干部直言,该工厂是典型“散乱污”企业。

在淮安市马头镇,淮安沃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低价营养土头部品牌“花栖湖”生产“江浙沪皖”区域的订单,多为30斤至50斤装,旺季每天可发200吨至250吨货。他透露,该品牌去年销售额超过一个亿。

该工厂原料来源复杂。记者跟踪来此卸货的两辆货车发现,一辆运送建筑垃圾充当泥料;一辆运送当地电厂的灰料,经现场取样检测,镉、铜、铅、锌含量超过标准。其中,镉含量是国标GB15618-2018规定的三倍多。

唯一一家被收录进官方固废处置文件、以蚯蚓养殖项目通过环评的“淮安辰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量接收镇污水厂、食品厂、酒厂等大量工业污泥加工制成“营养土”。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的生产企业“亳州新惠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为另一家头部品牌“小田园艺”提供泥料。记者在该公司现场装取样品送检,结果显示,铅、镉含量超标。

环境治理与废弃物综合利用专家曲睿晶指出,渣土分类后必须经过分析、检测,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要求后,可再次作为耕植土农业利用。但除此之外的建筑垃圾,不能直接用作营养土,或者用于营养土的制备原料。工业污泥属于“危险废弃物”,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同样不得作为营养土使用。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玉彬,研究方向为镉、铅等重金属的免疫和造血毒理学。他提醒,这些重金属可能会通过食物链、或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时候,被人体吸收,产生危害,不能当作普通垃圾随意丢弃,建议统一回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