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布,已指示国防部恢复中断33年的核武器试验。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自1992年暂停核试验以来的重大政策逆转,引发全球对核军备竞赛复苏的担忧。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虽未生效,但禁止核试验已成为国际规范。

国际禁止核试验的努力

1945年7月16日,美国的“三位一体”(Trinity)核试验,拉开了全球核时代的序幕。根据联合国统计,至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以下简称CTBT)签署前,全球共进行超过2000次核试验,其中美国核试验次数高达1030次。

核试验引发了全球性环境危机与人类安全威胁。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对试验地区及周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1946-1963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的67次核试验,TNT当量合计1.07亿吨,相当于长崎原子弹的5000多倍,导致比基尼环礁、埃尼威托克环礁的土壤放射性核素浓度超标。核试验造成珊瑚礁至少灭绝28种,植物出现叶绿素减少、果实萎缩等变异现象。核试验产生的锶-90、铯-137、钚-239、钾-40等长寿命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最长可达13亿年,将长期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人类健康也面临直接威胁。核试验产生的早期核辐射与放射性沉降,会诱发甲状腺癌、白血病、遗传缺陷等疾病。马绍尔群岛的朗格拉普环礁居民,在美国1954年“布拉沃城堡”氢弹试验后受到辐射照射,1960-1982年间24人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儿童健康问题发生率高达42%,出现贫血、关节炎、唐氏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由于核试验的巨大危害作用,国际社会逐步构建起禁止核试验的制度框架。1963年美、英、苏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核试验。1974年《美苏限制地下核武器试验条约》达成,将地下核试验当量限制在15万吨以内。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CTBT,明确禁止“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CTBT虽未正式生效,但形成了强大的国际政治规范,为全球核裁军与防扩散进程奠定了基础。

美若重启核试验,美俄核军备竞赛将进一步加剧。

美核霸权目标波动与核试验

美国作为核试验次数最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其核试验政策始终围绕国家安全利益与核霸权目标波动。冷战结束后,老布什政府于1992年宣布暂停地下核试验。克林顿政府1996年签署CTBT,标志着美国进入禁止核试验的积极阶段。这一政策转向的核心逻辑是冷战胜利后美国核优势稳固,无需通过核试验维持威慑;同时,禁止核试验可限制其他国家核武器研发,巩固美国核霸权。但1999年美国参议院以“无法核查”“损害核武库可靠性”为由拒绝批准CTBT。

21世纪以来,美国核试验政策进入政党轮替主导的摇摆期。小布什政府时期采取消极禁止核试验政策,拒绝推动参议院批准CTBT,削减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备委员会(CTBTO)的资金支持,并主张建立导弹防御体系。其2002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提出,国防部和能源部每年都会重新评估恢复核试验的必要性,并向总统提出建议。

奥巴马政府时期回归支持CTBT立场。其2010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美国寻求批准CTBT,将此任务置于无核武器世界总体目标之中。但由于共和党阻挠,参议院始终未通过CTBT,政策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再次转向消极立场,搁置CTBT批准进程,削减CTBTO会费,无端指责俄罗斯等国“违反CTBT”。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20年特朗普政府就已讨论恢复核试验,并试图将核试验作为核军控谈判的工具。

拜登政府时期重新支持CTBT,继续遵守暂停核试验的规定。拜登政府的2022年《核态势评估报告》再次确认库存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并宣称支持CTBT,致力于努力使条约生效。但拜登政府也未能推动参议院批准CTBT,政策延续徘徊不前的状态。

当前特朗普此次下令重启核试验,是“美国优先”的霸权逻辑突破国际规范的又一体现。

美国研制的新型核炸弹。

重启核试验有何消极影响?

特朗普下令美国重启核试验的激进举措,不仅打破了核大国冷战后形成的核试验克制共识,更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全球核军备平衡、生态环境与大国关系造成多重冲击,使世界陷入新的核安全困境。

一是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剧烈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以下简称NPT)为核心,以CTBT为重要支撑,形成了“核裁军-防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的三位一体架构。特朗普下令重启核试验,直接动摇了这一体系的根基,导致其面临崩溃风险。重启核试验不仅违背了美国对NPT的隐性承诺,还可能导致CTBT生效进程将停滞,而且全球核扩散风险将显著上升。

二是引发全球核军备竞赛的风险。特朗普下令重启核试验,将打破冷战后形成的核军备控制均衡,引发新一轮全球核军备竞赛,刺激全球核试验“返潮”,使世界重回“相互确保摧毁”的危险境地。美若重启试验,将刺激其他核大国加快核力量现代化进程,俄罗斯已经表态,如果美国开始恢复核试验进程,俄罗斯将立即做出同样的回应。

此外,核军备竞赛将从“数量竞争”同时转向“质量竞争”。特朗普下令重启核试验的核心目的之一,是验证低当量核弹头等新型核弹头的可靠性,这将刺激其他核大国研发新型核武器,导致核武器技术向“小型化、精准化、多用途化”发展。低当量核武器的研发与试验,可能模糊常规武器与核武器的界限,增加误判与引发核战争的可能性。

三是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安全的长期威胁。核试验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安全的危害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特朗普下令重启核试验将再次引发严重的环境与人道主义危机。如果美国在内华达试验场重启地下核试验,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周边居民饮水安全。若进行大气层或水下核试验,放射性沉降将扩散至更广范围,威胁全球人类健康。

四是对大国核关系与国际秩序的破坏。特朗普下令重启核试验的决策,将严重破坏大国核关系,加剧全球战略互信赤字,使国际秩序陷入“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

全球治理体系的权威性将受到严重削弱。美国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构建者之一,其违背国际规范、重启核试验的行为,将进一步暴露其“霸权优先”的本质,削弱联合国、CTBTO等国际机构的治理效能。其他国家可能会对国际规范产生怀疑,进而采取“自助”策略,导致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失序”状态。美俄战略稳定关系也可能进一步恶化,特朗普第一任期时退出《中导条约》《武器贸易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严重冲击美俄战略稳定。此次特朗普下令重启核试验或再次恶化美俄之间的战略互信,再加上双方缺乏军控“护栏”,美俄核冲突风险更加凸显。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采取联合行动。一是坚定维护NPT、CTBT等国际核军控条约的权威性,推动美国放弃核试验计划。二是强化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通过多边合作应对核扩散风险。三是构建大国核互信机制,避免战略误判引发核冲突。四是加强核安全、核安保与核环境治理合作,预防可能的核危机所造成的环境与人道主义危害。

核安全是人类共同的安全,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特朗普下令美国重启核试验,不仅违背了历史潮流,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长远利益。美国只有回归多边主义、遵守国际规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才能摆脱核安全困境,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