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仓
“投基金,选陈博,基金界的新潮买手”,在上海的大街上,也许不经意间,向你驶来的公交车身上穿着的就是这样一句标语。

如果你仔细看,还能看到上银基金基金经理陈博的一张美颜照。随着公交车的一路狂奔,该基金经理也一路走街串巷,被市民们围观欣赏。如此这般,如果不是明确标明投基金,大家可能还以为是某娱乐选秀节目推出的参赛选手或者是某医美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呢。
壹
基金经理变“新潮买手”
玩转饭圈式营销
值得注意的是,看起来老套的营销模式,确实也被上银基金搞出了一些新意思。
比如,线下的公交车广告,主打人物IP,大举烘托基金经理陈博的金融精英形象,对其定位却是“新潮买手”。敢情买基金,还要看基金经理动不动市场潮流、穿衣搭配吗?对于业务能力,比如陈博管理了哪些基金产品,有什么代表基金,深耕方向,投资理念等,在上述营销中,却只字未提。
线上则更有意思,在小红书平台上,用户只需发布带有陈博头像的海报或线下广告照片,带上指定话题,就能参与手机支架、笔记本等礼品抽奖。

那么,消费者的反馈如何呢?
有网友调侃道:“这是要出道吗”?也有网友挑衅询问“帅哥会不会直播”,贪小便宜的网友则直言“怎么抽奖”,爱好花美男的网友也不含蓄,直接吐露心声“上银这是用颜值诱惑人,快放联系方式”……
如此这般,哪里是想买基金,大部分都是冲着基金经理的颜值去的,还不忘评头品足一番。至于基金经理陈博的业务能力,收益几何,风险几何?很少有人在意。如此饭圈化的营销手法,确实让人不寒而栗。
贰
“新潮买手”陈博业务能力几何
在非利息收入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913.78亿元,同比下降4.2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6.34%。
公开信息显示,陈博,男,中国籍,8年证券从业经历,硕士研究生。2016年8月加入上银基金,历任上银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自2020年2月3日起,担任上银鑫达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算下来,陈博在上银基金有5年多的基金经理从业经验。

截至目前,陈博在管基金产品合计6只(A/C份额合并计算),在牛市行情下,陈博的6只基金均全线飘红,看起来还不错,然而,即便全线飘红,确实也经不住细看。大多数基金业绩都在行业中尾部。

在陈博的6只在管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一只基金为上银未来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C,今年以来的年化回报超过35%。目前,陈博单管这只基金超过2年。目前,该基金十大持仓股中,排在前四位的都是游戏类上市公司,包括、、、。虽然这只基金的业绩可圈可点,但是规模却小得可怜。截至目前,上银未来生活灵活配置混合A/C的基金规模只有0.48亿元,如此迷你盘,即便业绩再好,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截至目前,陈博在管基金规模只有7.91亿元,如此小的盘面,确实相当普通。
叁
主动产品曾行业垫底
有在职基金经理管理规模0.13亿元
2025年以来,上银基金大力扩充主动权益产品规模,先后成立上银先进制造、上银资源精选、上银慧盈利等主动权益产品。然而,截至2025年6月末,上银基金的非货管理规模也只有区区1763亿元,仍属于一家比较迷你的公募基金公司。
2024年爆火的“施敏佳现象”曾一度让上银基金相当尴尬。施敏佳是谁呢?施敏佳原是上银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1月离任。其离任原因,与其业绩关联甚密。
数据显示,在2023年全市场14000多只开放式基金中,近1年业绩倒数前10的基金中,就有4只属于上银基金公司,而且基金经理都是施敏佳,亏损幅度都超过50%,由其管理的上银新能源业绩排名垫底。如此业绩,上银基金主动权益实力可以想见。
拆解上银基金的资产结构,其核心资产主要握在几位固收基金经理手中。目前,傅芳芳和楼昕宇管理资产规模最大,均超过1100亿元,产品全部为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把持着上银基金资产主要管理份额。此外,葛沁沁、许佳、王辉、蔡唯峰、陈芳菲等几位百亿基金经理均是固收型“选手”。
相比之下,主动权益类几乎没有能打的基金经理。据天天基金网,上银基金旗下目前任期最久的权益投资基金经理赵治烨,在管基金总规模1.68亿元,而上银基金旗下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权益投资基金经理则是卢扬,在管基金总规模9.26亿元,其他基金经理更是少得可怜,其中王振雄在管规模只有0.70亿元,鉏国彬在管规模只有1.50亿元,郑众管理规模只有0.13亿元。
对比之下,在上银基金,陈博确实算得上是主动权益骨干。而上银基金强推陈博确实也是因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只是辛苦基金经理陈博,为了业务发展,需要承受如此大的非议。而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处,一旦陈博做出业绩,就能成为上银基金主动权益的“门面担当”,现在辛苦一点又有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