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美国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797号决议。消息传来,北非国家摩洛哥举国欢腾,而它的邻国阿尔及利亚则一片沮丧。在阿尔及利亚看来,这一旨在解决阿、摩两国的主权争端——西撒哈拉问题的决议,显然是有利于摩洛哥的。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31日,摩洛哥拉巴特,联合国安理会批准了摩洛哥关于西撒哈拉的自治计划后,人们走上街头庆祝。视觉中国 图
决议文本指出,西撒哈拉地区“在摩洛哥主权下实现真正的自治可能是最可行的解决方案”,间接支持了摩洛哥对于该争议地区的主权要求。阿尔及利亚驻联合国大使本贾马(Amar Bendjama)则批评决议文“未能忠实或充分反映联合国非殖民化原则”,而且“未满足西撒哈拉人民的期望和正当诉求”。
11月1日,长期致力于西撒哈拉完全独立的政治军事组织波利萨里奥阵线(又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下文简称“西撒人阵”)的领导人易卜拉欣加利宣布,该组织不会参与“任何旨在使摩洛哥军事占领合法化的提议所构成的和平进程或谈判”。
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围绕西撒哈拉地区争的是什么?在美国的大力介入下,两国是否会如美方所期望的那样,“在6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
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围绕西撒哈拉的恩怨
西撒哈拉问题一直是马格里布乃至非洲地区最为复杂且难以解决的领土主权争端之一。而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交恶却不止因为西撒哈拉地区的归属。一切都要从“大摩洛哥”计划说起。
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秉持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意欲建立“大摩洛哥”(Great Morocco),其设想中的领土主要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全境以及马里和阿尔及利亚西部地区。1963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摩洛哥认为阿西南部的廷杜夫省和贝沙尔省属于摩洛哥。两国因此爆发了长达4个多月的“沙地战争”。此后,双方均将对方视为地区稳定的威胁。
西撒哈拉地区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975年11月,摩洛哥政府组织了约35万非武装的摩洛哥平民,在约2万军队护送下进入西撒哈拉,因这支队伍打着代表伊斯兰教的绿色旗帜,因此得名“绿色行军”。当月西班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三国签订《马德里协议》,规定西班牙必须最迟于1976年2月26日撤离西撒哈拉。随后摩洛哥逐渐占领了西撒哈拉大部分地区。1979年,摩洛哥正式宣布吞并西撒哈拉地区。
出于对摩洛哥强大的担忧,阿尔及利亚扶持了西撒人阵,并长期无条件地支持西撒哈拉独立运动,并认为解放西撒哈拉是“非殖民化”的一部分。1976年7月27日,即西班牙按照上述协议完成撤军的第二天,西撒人阵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并和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发生战争。摩洛哥也因此将阿尔及利亚视作其走向国家统一的主要障碍。
1991年,长期冲突的摩洛哥与西撒人阵在联合国的斡旋下达成停火协议。同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支持西撒哈拉地区人民进行自决全民公投。由于双方在选民资格等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公投至今仍未能开展。
2007年,摩洛哥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政治解决西撒哈拉问题的方案——《西撒哈拉自治计划》,该方案主张西撒哈拉地区将“在摩洛哥的主权范围内实现自治”,该地区将建立由本地居民选举产生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摩洛哥政府则保留对于该地区的国防、外交和宗教事务的管辖权。西撒人阵和阿尔及利亚极力反对摩洛哥的自治方案,坚持要求在西撒地区举行全民公投,以建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从1975年摩洛哥进行“绿色行军”行动迫使西班牙撤出西撒哈拉,到1991年安理会第690号决议成立联合国西撒哈拉特派团(MINURSO)监督停火并筹备全民公投,再到2007年摩洛哥向联合国提交《西撒哈拉自治计划》,西撒哈拉问题一直处于僵持状态。
摩洛哥方案渐占上风,美国顺水推舟
近期,摩洛哥提出的《西撒哈拉自治计划》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目前已经得到了约三分之二的联合国成员国对其自治方案的认同。
2025年9月美国非洲事务高级顾问马萨德布洛斯(Massad Boulos)确认,美国致力于在摩洛哥主权下实现撒哈拉地区真正自治,摩洛哥2007年提出的自治方案获得了美法英等国的认可且被认为是解决西撒哈拉问题的“唯一可靠的解决方案”。同时,美国中东事务顾问史蒂夫威特科夫在接受美国媒体节目《60分钟》采访时发表了相关讲话,他表示“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将在未来6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
对比此前包括安理会在内的国际社会将自治方案与西撒哈拉独立并置一起作为解决方案的做法,安理会此次通过的第2797号决议突出了四个重点:
1.同意以摩洛哥自治方案为基础,实现一个公正、持久、各方均可接受、符合《联合国宪章》的争端解决方案,并确认了在摩洛哥主权下实现真正的自治可能构成最可行的解决方案。
2.敦促各方无条件参与谈判,强调摩洛哥自治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可信度”,是现实的解决途径,鼓励各方提出想法以达成最终的、共同接受的解决方案。
3.延长西撒特派团任期,其任务期限延长至2026年10月31日。
4.深切关注撒哈拉难民资金短缺问题,鼓励各方向难民提供更多资金援助并重申对难民进行登记的要求。
从内容上看,新决议在措辞上体现了很明确的转变,新决议同意以摩洛哥自治方案为基础解决争端,强化了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诉求。
特朗普政府高调介入西撒问题一方面是基于美国对马格里布的政策延续,另一方面是顺势利用摩洛哥在西撒问题上的进展,通过打破西撒僵局来重塑自身的外交形象。
近期摩洛哥外长布里塔访问莫斯科,俄罗斯对自治方案立场也逐渐发生转变,同时美国非洲事务高级顾问布洛斯称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释放了愿意谈判的信号。这种外交势头最终促成了安理会认可自治方案为西撒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因此,美国顺势而为,抓住时机推动西撒问题谈判。
美国此前虽长期表示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以全民公投方式解决西撒哈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更倾向于摩洛哥的自治方案,特别是2020年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以承认摩洛哥对西撒主权换取摩洛哥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逐渐强化自治方案的现实性、可行性以及唯一性。
同时,西撒特派团成立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停火并组织西撒哈拉独立或并入摩洛哥的全民公投,但西撒特派团成立三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实质性成果并陷入停滞状态。而美国每年主导撰写关于西撒特派团续期的决议,在其任期授权和预算安排上有很大话语权,因此美国产生了以中间人身份调解摩阿关系并解决西撒问题的政治意图。
摩阿两国积怨深,短期内难以达成和解
尽管摩洛哥的自治方案得到不少联合国成员的认同,安理会也通过了2797号决议,但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要在60天内达成和平协议,只能是美国方面的一厢情愿。
第一,两国立场存在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摩洛哥的核心诉求是获得国际社会对其西撒哈拉主权的承认。西撒哈拉地区不仅拥有磷酸盐资源,更是摩洛哥王室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支柱。阿尔及利亚的核心诉求是支持民族自决,如若放弃对西撒人阵的支持,将动摇其外交政策和国家认同。因此两国立场处于结构性矛盾中几乎无法调和。
另一方面,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虽然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和习俗,曾经共同为反抗殖民统治而奋斗,但自独立后,如上文所述,两国关系长期交恶。而两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也加剧了对抗。摩洛哥强调自身是古代文明的延续,树立伊斯兰教温和派形象,保留法语地位,以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为原则,倡导多元文化;阿尔及利亚强调革命传统与反殖民斗争的文化自豪感,推行阿拉伯化政策,强调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两国在文化认同与现代化路径上的差异,本质上是政治对抗的延伸,体现出对北非领导地位与文化正统性的争夺。
第二,地缘政治形势出现新变化导致矛盾复杂化。两国关系紧张源于地缘政治竞争。首先,阿尔及利亚依靠能源领域以及反殖民革命叙事,具有北非地区领袖的外交心理和期望。摩洛哥则依靠磷酸盐、旅游业以及多元化外交,提出“大西洋倡议”,拉动萨赫勒国家(编注:通常指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与苏丹草原之间过渡地带的多个国家,包括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乍得、苏丹等)与阿尔及利亚形成地区零和博弈格局。
其次,域外大国的介入使矛盾外溢。摩洛哥深化了与法、美等国在萨赫勒地区安全治理、外贸和基建的合作。阿尔及利亚则与俄罗斯保持军事合作,以反殖民叙事强化国家认同,并借阿拉伯世界反以色列情绪高涨塑造其推动阿拉伯世界团结、坚定反以的国际形象。两种行为逻辑驱动了隐形的对抗框架。
此外,摩阿之间的安全焦虑引发军备竞赛。阿尔及利亚2026年军费预算将达到250亿美元的历史高位。作为回应,2026年摩洛哥的国防预算也将大幅增长至170亿美元。长期封闭边境与缺乏政治互信使任何一方的举动都会被视为威胁,形成恶性循环。萨赫勒地区还存在着恐怖主义、非法移民与贩毒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然而双方因缺乏安全合作机制加剧了政治不信任。
结合两国立场的结构性矛盾、国际形势新变化以及两国的矛盾发展史,综合研判两国达成某种协议并解决西撒哈拉问题可能性较低。
第一,60天内达成协议是摩洛哥和美国等国的期望,阿尔及利亚几乎没有达成协议的理由。阿尔及利亚作为长期支持民族自决的一方,此时若在美国斡旋下与摩洛哥达成协议,同意西撒哈拉并入摩洛哥,那么不仅数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还要面临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的舆论压力,在反殖民主义叙事背景下这样的结果显然不可接受。
第二,阿尔及利亚有实力坚持自身主张。阿尔及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的国家,蕴含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自俄乌冲突后成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给国。同时,其庞大的军费开支使其在北非地区保持了有力的军事存在,有应对威胁的能力。在外交领域与其他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以及中俄等大国保持着密切联系,不会轻易陷入外交孤立状态。
第三,相关各方仍有保留。在2797号决议投票过程中,俄罗斯、中国和巴基斯坦投了弃权票,阿尔及利亚未参与表决。这样的现象反映出国际社会对决议态度仍有保留,并未完全达成一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解释性发言中表示:“决议未能充分平衡照顾各方关切、未能客观反映所有倡议,希望执笔国美国今后能够建设性推动安理会充分协商,争取形成更广泛的共识。”
安理会虽然通过了以摩洛哥自治方案为基础解决西撒问题的决议,但措辞上仍多次强调推动各方达成公正、持久、各方共同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无疑也为西撒问题的解决留有余地。
(杨智尧,西北大学区域国别学院硕士研究生、阿尔及尔第三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