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可以通过“吃零食”来获得能量,不过它们选择的食物却与我们截然不同。一项11月4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的分析表明,当黑洞吞噬了一颗至少为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后,爆发了有史以来在黑洞中探测到的最亮的光——这场“烟花表演”的峰值亮度比太阳亮10万亿倍以上。

黑洞缓慢吞噬一颗恒星,并发出耀眼的光。图片来源:Caltech
当天文学家在2018年第一次观测到这颗天体时,并未意识到这是一个超级黑洞耀斑。在注意到天体亮度增强后,研究人员立即用美国帕罗玛山天文台的200英寸口径海耳望远镜瞄准了它。然而,这颗天体的发光曲线图令人失望。“它似乎不如我们预想的那么有趣。”论文作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Matthew Graham说。
然而在2023年,研究团队注意到,即使5年后,这个黑洞耀斑仍然异常明亮。于是,他们利用美国夏威夷的凯克天文台进行了更深入的观测。结果显示,该天体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在这么遥远的距离看起来仍如此明亮,其发出的光必定极其耀眼。天文学家说,这个黑洞耀斑的亮度是此前探测到的任何一次黑洞耀斑的30倍。
研究人员分析了形成此次耀斑的几种原因。或许是黑洞附近发生了一次超新星爆发,或许仅仅是光的把戏——由于引力的扭曲效应,它看起来比实际要亮得多。但研究团队最终发现,这两种解释都与观测结果不符。
研究人员认为更合理的解释是,一颗大质量恒星在离黑洞过近时遭遇了厄运。当黑洞的引力撕碎这颗恒星时,后者发出的光比之前要亮40倍。他们还认为,由于耀斑还没有完全消失,这颗恒星可能尚未被黑洞完全吞噬。
天文学家将继续观察这颗恒星的消亡过程,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Joseph Michail想知道,这些喷流是逐渐变暗,还是在光线到达周围的气体和尘埃时再次爆发。他认为,未来的巡天项目可能会让研究人员很快发现更多类似的现象。“这些事件很可能成为常态。”Michail说。
Graham认为,若要彻底理解这些神秘的耀斑现象,天文学家今后仍需持续关注天空。由于该黑洞距离太阳系极为遥远,以至于需要大约7个地球年的时间才能观测其两年的活动,意味着天文学家只能以1/4的速度见证黑洞吞噬恒星的全过程。Graham说,要全面观测更多这样的事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0-025-026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