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金持续涌入红利相关ETF,多只ETF规模创上市以来新高。红利板块后续投资价值如何?华安基金表示,红利板块长期投资价值显著,在近期“高切低”的资金轮动行情中有望受益,同时,央企+红利,有望实现“1+1>2”的效果。

  据悉,港股红利板块长期超额收益显著,跑赢恒生指数与。截至11月10日,香港红利指数股息率5.80%,高于中证红利指数的4.22%,估值性价比更优,扣除港股通红利税后仍领先银行理财及多数固收+产品。

  对于红利板块投资价值,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基金经理倪斌表示,相较于科技成长板块,红利板块的拥挤度更低,年初至今的涨幅更小,估值的性价比更为凸显,因此红利板块有望承接高切低的资金。而高分红公司本身也具备多重优质特性,其往往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扎实的基本面、充沛的现金流以及较低的波动率,商业模式成熟、行业格局稳定、竞争优势较强,同时注重对股东的回报。

  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红利资产的上述特性愈显珍贵。此外,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范式也正在从追求高成长性向追求高质量转变。与此同时,长期利率中枢或将继续保持下行趋势,这进一步凸显了高股息的相对优势和在战略配置中的重要地位。

  “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央国企经营考核指标体系不断优化,引导央国企的经营效率和现金流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国资央企的盈利能力较为稳健,其年化ROE较A股整体具有较大优势。然而,央企上市公司长期面临估值偏低、市场估值与其经济地位不匹配的问题,但在市值管理指挥棒和盈利质量改善双重推动下,央企的分红意愿和能力均较强,未来有望迎来估值重塑。”倪斌表示。

  据悉,华安基金指数投资团队率先布局了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这是市场首只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概念的ETF,也是目前唯一一只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的ETF。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更低估值: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估值优势尤为突出,不仅处于历史低位,更在同类指数及港股市场中展现出显著性价比,修复空间十分充足。截至2025年11月11日,该指数市盈率(TTM)仅7.5倍、市净率(PB)0.66倍,显著低于港股通高股息精选全收益指数市盈率(TTM)11.3倍和市净率(PB)1.18倍、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市盈率(TTM)9.7 倍、市净率(PB)0.90倍。同时低于港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具备极强的估值安全边际。

  二是更小波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波动控制出色,防御属性拉满。依托成分股的央企龙头地位与防御性行业属性,其年化波动率稳定在15%-20%区间,近3年年化波动率仅18.88%,不仅低于港股通高股息精选全收益指数21.58%、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的19.91%,更显著优于同类红利指数均值。2024年市场震荡期间,该指数最大回撤较恒生指数缩小超30%,风险缓冲效果明显,防御优势在同类中尤为亮眼。

  三是更优回报: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长期回报表现亮眼,年初至今涨幅超39%。这一成绩显著优于同类型的港股通高股息精选全收益指数(27%),与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26%),凸显其作为红利策略优质标的,为投资者带来稳健回报的卓越竞争力。

  风险提示: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指数收益率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资产如投资于港股,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产品由华安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