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三大股指11月17日集体低开。盘初快速下跌后获买盘拉起,午前重返跌势。午后两市探底后再度反抽,跌幅明显收窄。
从盘面上看,有色金属、医药、电工电网、光伏、银行板块跌幅靠前;锂矿、水产、AI应用概念股逆势走强,福建本地股掀涨停潮。
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46%,报3972.03点;科创50指数跌0.53%,报1354.04点;深证成指跌0.11%,报13202点;创业板指跌0.2%,报3105.2点。
Wind统计显示,两市及北交所共2582只股票上涨,2724只股票下跌,平盘有138只股票。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1910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9581亿元减少473亿元。其中,沪市成交8057亿元,比上一交易日8380亿元减少323亿元,深市成交11051亿元。
两市及北交所共有115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15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国防军工走强,大金融走弱
在板块方面,国防军工涨幅居前,江龙船艇(300589)、北方长龙(301357)、晨曦航空(300581)、天和防务(300397)、长城军工(601606)、航天发展(000547)等涨停或涨超10%。
计算机板块大幅走高,博睿数据(688229)、中孚信息(300659)、海峡创新(300300)、东方国信(300166)、品高股份(688227)、星环科技(688031)等超10股涨停或涨超10%。
房地产板块走强,盈新发展(000620)、华联控股(000036)、首开股份(600376)、合肥城建(002208)、中国武夷(000797)、天健集团(000090)等涨停。
大金融走弱,银行股表现不佳,宁波银行(002142)、青岛银行(002948)、渝农商行(601077)、江阴银行(002807)、杭州银行(600926)等跌超2%。
券商股走低,非银金融跌幅靠前,东北证券(000686)、国盛证券(002670)、华泰证券(601688)、电投产融(000958)、中国太保(601601)、中国人保(601319)等跌超2%。
医药生物领跌,硕世生物(688399)跌超10%,振德医疗(603301)、科兴制药(688136)、万邦德(002082)、昂利康(002940)、欧林生物(688319)等跌超6%。
市场呈现震荡轮动的特征
中信建投认为,近期上证指数于4000点附近徘徊,市场呈现震荡轮动的特征,后续市场或继续维持该状态,主要系:1)中美关系变化,风险偏好下降;2)近期资金在主题炒作和景气成长两个方向上较为活跃,资金较为分散。目前市场仍处于牛市整理期,上证指数横盘,主要原因有:1)短期因年末基金止盈压力市场热点分散,难以形成市场共识;2)本轮慢牛核心逻辑仍在,即资本市场改革+结构性景气支撑+宏观流动性长期宽松;3)目前市场或进入牛市整理期后段,后续资金或聚焦进攻新主线。
华西证券认为,“中小市值+主题投资”仍是11月的核心主线。11月以来中美科技股回调,主因海外流动性紧张和AI泡沫担忧,后续关注美国经济数据与12月降息预期变动。资金面来看,A股仍以存量博弈为主,融资资金和南向资金交易显示资金存在“高低切”,此外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落地有助遏制基金“风格漂移、押赛道、抱团、追逐短期排名”等问题,机构的极致抱团或有所弱化。当前A股处于业绩真空期,基本面指引弱化,围绕“次年政策与景气趋势”的预期交易强化,是有利于“中小市值+主题投资”的市场环境。
财信证券认为,A股市场总体上维持着指数震荡下的结构性行情,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点:一是海外市场对流动性收紧、AI商业模式的担忧加剧,海外权益市场普遍呈现调整走势,压制了市场风险偏好;二是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后位于4000点附近,该位置是大盘技术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双重关口,需反复震荡消化;三是四季度普遍为机构“高低切换”调仓的重要时点,叠加此前较为极致的科技风格主导市场,当前市场风格再平衡的动能较强;四是近期为宏观事件相对真空期,缺乏重磅增量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招商证券认为,市场有望继续呈现科技和顺周期的轮动。海外方面,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将取决于因政府关门而积压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和特朗普等的表态,目前市场需要一个信号来降低预期的不确定性。另外,如果美股进一步下跌,也可能倒逼美联储或者特朗普出来释放一些鸽派声音,以维护市场的稳定。后续关注景气较高或有改善的有色、煤炭、建材、电池、逆变器、存储器、PCB等。
华安证券表示,十月初起,市场进入高位震荡,行业轮动强度明显提升,上周消费行业涨幅整体靠前,此前资源品行业涨幅靠前,风格和行业切换速度快,轮动强度指标显示十月中旬后轮动增多加快。若从十月至今行业最大涨幅、估值分位数组合视角,一级行业非银、食饮、农牧、公用事业及家电,二级行业调味发酵品、非白酒、养殖业、医疗服务、航海装备、证券,这些方向仍属于低估、滞涨方向,后续有望迎来短期的补涨机会,但需要提醒的是轮动期间行业把握难度骤增。配置上,内部扩散降温、高切低现象继续突出,这种情况预计仍将持续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交易前。短期轮动增多加快、但难以把握节奏,AI产业主线调整反而提供更好布局良机。此外有业绩支撑领域也可重视,包括储能/电池、军工、存储、工程机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