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晚间消息,百度(Nasdaq:BIDU;HKEX:9888)今日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总营收为312亿元,同比下滑7%。归属于百度的净亏损为112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76亿元。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亏损为111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38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9亿元。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利润为38亿元。
详见:
财报发布后,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移动生态事业群总裁罗戎,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CFO何俊杰等高管出席随后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是分析是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花旗银行分析师Alicia Yap:我的问题关于近期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的文心大模型 5.0。请问这个新模型会如何推动等领域进入下一轮的应用发展阶段?文心大模型未来迭代的核心重点领域是什么?具备哪些差异化优势?
李彦宏:我们反复强调的是,在文心大模型的迭代过程中,百度始终坚持以应用为驱动的发展理念。几天前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我们正式发布了首款原生全模态基础大模型“文心大模型 5.0”。该模型在全模态理解、创意写作以及指令遵循方面均达到顶尖水平,为我们当前及未来的产品矩阵提供了关键能力支撑。从文心 4.5、文心 X1,到如今的文心 5.0,模型的性能在持续稳步提升。数字人领域就是很好的例证,依托文心大模型的技术赋能,数字人能实现表达流畅、语境精准且极具感染力的对话,这都源于模型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除此之外,模型还能优化数字人的视觉真实感,使其外形、动作乃至细微的微表情都能与对话完美同步。如此一来,数字人的表现极具说服力,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参与度并推动购买决策。文心大模型还为智能体提供技术支持,这类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能体能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目前已在制造、能源、金融、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中展现出显著成效。同时,我们的人工智能搜索与云服务业务也受益于文心大模型的能力加持。
尽管文心大模型已在诸多应用场景中取得亮眼成绩,但仍有极大的优化空间。我们期待未来数字人在各类电商直播场景中,针对更多品类商品的带货能力能超越真人主播;期待智能体在各行业更复杂的场景中不断优化解决方案;期待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比网红达人创作的内容更贴合用户喜好;也期待基于文心大模型开发的智能体,能够精准评判特定主题相关内容的质量高低。而这些领域,目前所有现有模型的表现都远未达标,这也正是我们接下来要着力攻克的目标。这种应用驱动的发展模式,恰恰体现了我们对人工智能核心价值所在的深刻认知。如今人工智能的经济价值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层面,但在一个更健康的人工智能生态中,价值应来源于实际应用场景,即通过相关产品切实为用户、广告主和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展望未来,我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基础模型能在所有领域都独占鳌头。我们将持续聚焦,让文心大模型在与自身业务组合密切相关的核心领域保持领先优势。百度始终是一家秉持坚定技术信仰的企业,我们将继续果断布局那些技术能够创造切实且较大价值的领域。而紧贴实际应用场景,才是人工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盛分析师Lincoln Kong:我的问题关于百度云业务,第三季度该业务增速略有放缓,请问当前云服务需求是否出现变化?未来几个季度能否重新提速?对明年云业务的发展前景有何展望?支撑其持续增长的核心又有哪些?
沈抖:观察今年以来的整体业绩,百度云业务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季度间的增速出现波动很正常,整体增长势头依然强劲,我们对其后续增势充满信心。需求端来看,企业正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融入运营各环节,催生出对人工智能原生云服务广泛且旺盛的需求。在人工智能云领域,与人工智能算力负载紧密相关的板块增长尤为突出。客户不仅借助我们的云平台开展模型训练,推理相关业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第三季度,人工智能云基础设施业务营收达 42 亿元,同比增长 33%,增速超越云业务整体水平;按月付费人工智能加速计算基础设施业务的营收同比增幅更是高达 128%,较上一季度约 50% 的增速大幅提升。这一亮眼成绩既体现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强劲需求,也反映出我们的营收结构更趋健康。
这样的增长势头得益于百度全栈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基础设施层面,我们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等高性能基础设施,凭借卓越的性能、效率与成本优势获得市场广泛认可。许多客户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起步,后续逐步拓展至更多服务领域。此外,我们的千帆大模型服务平台已升级为人工智能原生架构,拓展了模型库,整合了各类工具,可为复杂的智能体工作流程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轻松搭建并部署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工智能体。应用层面,我们打造了一批可直接落地各类商业场景的应用产品。百度云的增长绝非仅依赖基础设施投入,我们同样高度重视应用生态建设。数字员工、易见、秒查、FM Agent自动化研发框架等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正高速成长,我们坚信,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应用将为云业务创造巨大价值。综上,从全年维度来看,依托全栈式人工智能技术实力与市场对人工智能原生云服务的旺盛需求,百度云未来必将实现稳健、可规模化的高质量增长。
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当前百度旗下应用正向人工智能应用转型,网页搜索反而成为人工智能聊天的基础功能,搜索与聊天机器人的边界日益模糊。请问管理层观察到用户行为出现了哪些变化?百度后续的竞争策略将如何制定?
罗戎:百度主要通过两款核心产品构建竞争力以应对这一趋势。其一,是百度 App 内置的文心助手,它深度融合搜索功能,支持多轮对话交互。用户可直接在搜索场景中调用文心助手,借助查询上下文及历史交互记录获取精准回应,同时还能对接各类工具及虚拟角色,助力用户从信息检索向任务完成无缝过渡。目前文心助手用户增长势头迅猛,对话轮次同比增长约 5 倍,订阅用户数达 1200 万,且月活用户增长态势强劲,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其二,是独立的人工智能应用文心一言。它与文心助手共享底层技术,但更侧重创新探索。短期内以提升用户留存率为核心目标,长期则致力于在人工智能赛道占据领先地位。例如,文心一言推出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漫画风格创作等前沿多模态功能,深受年轻用户青睐。此外,我们认为,聊天机器人并非人工智能应用的唯一或终极形态,未来人工智能交互将朝着多模态、实时生成与实时交互的方向发展。在最近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我们展示了升级后的“罗永浩数字人”,该数字人可通过实时语音与视频实现真人般的即时互动。演示中出现的小技术故障,恰恰证明了互动过程并非预录,而是实时生成。故障排除后,数字人回应自然生动,对话流畅逼真,极具人性化。未来,我们将持续把这类先进技术融入搜索业务,让搜索更智能、更个性化,具备更强的任务完成能力。通过持续创新,我们有望牢牢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巩固核心竞争力。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ary Yu:能否请管理层进一步说明百度人工智能业务的增长前景与盈利情况?这些业务将如何推动公司整体营收加速增长?
何俊杰:基于投资者反馈,我们深知市场需要更清晰了解百度增势较快的人工智能业务,及其具体情况。为此,我们新增了按产品属性划分的人工智能原生业务进行披露,与现有披露口径并行,帮助投资者更清晰地把握业务价值核心驱动力。百度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赋能业务矩阵,下面为大家做一些重点介绍。
首先是人工智能云基础设施业务,涵盖行业领先的自主研发人工智能计算架构、云基础设施及顶尖的大模型即服务平台。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普及,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攀升,我们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将助力我们获取长期稳定的营收,且随着设施利用率提升,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改善。其次是人工智能应用业务,包括百度文库、百度网盘等产品。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升了这些产品的功能体验,这类产品大多采用按月付费的订阅制模式,能带来高质量的营收与丰厚的利润,也是国内覆盖范围较广的人工智能应用矩阵。最后是人工智能原生营销服务,包含智能体与数字人等相关业务。通过提升用户参与度、优化互动模式并提高投资回报率,人工智能正推动百度广告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本季度,人工智能原生营销服务营收占百度核心在线营销营收的比例已达 18%,较去年的 4% 大幅提升。随着应用范围扩大,这一比例有望持续增长。企业客户认可这类以效果为导向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愿意为效率提升与营销效果改善付费。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工智能业务在百度生态内形成了良性协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品中的深度渗透,这些业务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我们对其营收与盈利潜力充满信心,它们也将为百度整体业绩的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美银美林分析师Miranda Zhuang:我的问题关于公司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百度阿波罗今年正加速拓展业务。请问管理层能否更新阿波罗未来及明年的发展目标,包括全球扩张计划?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益表现如何?又将通过哪些方式构建该业务的长期盈利能力?
李彦宏:百度自动驾驶业务始于 2013 年,至今已走过 13 个年头。如今,阿波罗自动驾驶出租车已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截至 11 月,累计服务订单量超 1700 万单,这一成绩在全球范围内都屈指可数。在中国市场,我们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今年前三季度的订单量,是国内最接近我们的竞争对手的 15 倍之多。所有服务均实现全程无安全员驾驶,彰显了我们强大的业务运营规模与顶尖的技术实力。
规模优势正是我们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保持领先的关键。我们在运营中遇到了众多行业内罕见的特殊场景,通过这些场景数据训练模型,让自动驾驶系统持续优化升级。目前,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已在中国和美国迎来发展临界点。越来越多用户体验过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并在社交平台给予积极反馈,这将推动相关监管政策进一步放宽。
明年开始,我们将持续推进国内外业务规模化拓展,一方面增加现有运营城市的投放车辆,另一方面持续开拓,积累更多无安全员自动驾驶里程,并基于路测数据迭代优化技术。同时,我们将通过技术创新与运营效率提升,不断降低单位里程成本。目前已有少数城市的该业务实现正向单位经济效益,预计明年将有更多城市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采用灵活的商业模式,一旦市场监管条件成熟,可快速切入新市场。截至 10 月,阿波罗自动驾驶出租车已进入全球 22 座城市,在欧洲、中东地区及中国香港市场均取得重大进展。总而言之,2026 年起,我们将聚焦三大增长方向:进一步扩大订单规模与运营城市覆盖范围、加速全球市场扩张、推广创新商业模式。我们坚信,阿波罗自动驾驶出租车具备持续全球化拓展的能力,未来终将实现长期盈利。
杰富瑞分析师Thomas Chong:请问公司人工智能搜索的商业化进程如何?这对广告主和用户分别产生了哪些显著影响?
罗戎: 10 月,百度移动端搜索结果页中,人工智能生成及模型优先呈现的内容占比已接近 70%。这种呈现形式为我们独有,目前已基本覆盖所有适合通过人工智能提升用户体验的查询场景,预计这一比例将保持稳定。当前我们的核心工作转向内容质量优化,尤其在图片、视频等富媒体内容方面加大投入,且已取得显著成效,用户体验随之大幅提升。数据显示,接触过人工智能搜索结果的用户留存率更高,搜索请求量同比增加 6%,使用时长也有所延长,这表明用户切实从人工智能搜索中获得了价值,互动意愿显著增强。
商业化层面,我们正积极开展多项测试,且初期成效喜人。其一,在人工智能搜索中测试电商组件,例如双十一购物节期间,电商组件所创造的日交易额峰值接近 600 万元。其二,面向广告主的智能体日均营收超 2500 万元,未来随着更多智能体接入文心助手,这一数据有望持续增长。其三,我们已启动具备实时交互功能的数字人直播测试,探索更具吸引力的商业互动模式。人工智能搜索拥有巨大的商业化潜力,后续我们将继续推进各项测试,但短期内,我们仍将用户体验置于即时商业化之上。尽管人工智能转型会给短期营收和利润率带来压力,但这是提升长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抓住未来的巨大机遇,这样的权衡十分必要。
瑞银证券分析师Wei Xiong:我有三个问题:第一,能否解释本季度资产减值的具体原因?第二,明年的资本开支计划如何?随着人工智能业务营收增长,利润率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第三,当前股票回购计划到期后,在股东回报方面有何新动态?
何俊杰: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我们正全力加大对前沿人工智能计算技术的投入,在此过程中,我们对现有基础设施资产进行了全面评估。部分资产已无法满足当前的计算效率要求,因此我们主动计提了资产减值。此次一次性减值后,公司资产结构将更趋优化,能更好地适配高端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及高价值应用场景。
关于资本开支,我们将维持高额投入。例如,自文心大模型推出以来,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超 1000 亿元。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随着人工智能业务规模扩大,我们有望发挥规模效应,具体将通过三方面实现:一是减值后资产结构更精简高效;二是理性投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三是通过在内部产品间动态分配算力等方式,提高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利用率。我们认为第三季度是利润率的阶段性低点,明年随着上述措施逐步落地,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营业利润和利润率有望得到改善。
最后关于股东回报,2023 年获批的股票回购计划已累计回购 23 亿美元股票。目前我们正在评估后续回购机制,力求提高计划的确定性与透明度,降低回购波动。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股东回报方式,例如将股东回报纳入管理层核心决策准则。以上所有的举措都旨在为股东创造更稳定的价值回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