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警方近日就雅加达学校清真寺爆炸案的学生嫌疑人披露了更多细节。嫌疑人的日记显示,他有强烈的孤单感,袭击的想法来自一个美化白人至上袭击的社交平台群组。

据央视新闻报道,雅加达一所学校内的清真寺11月7日发生爆炸,96人受伤,警方确认嫌疑人为该校一名17岁学生。警方强调,没有迹象显示这是一起恐怖袭击。有印尼媒体报道说,袭击者似乎有遭受校园欺凌的问题。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7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印尼警方拆弹小组成员在一所高中大院内检查发生爆炸的清真寺。视觉中国 图

“感到孤独”

据路透社19日报道,雅加达警方发言人雷奥纳德西曼容塔克披露说:“他(袭击者)想获得线上社群成员的认可……因为他感到孤独。”

这名嫌疑人依据印尼青少年犯罪规定被视为“涉法儿童”,尚未正式公布身份。在袭击发生后,调查人员检索了他的上网记录并搜查了住所。他按照YouTube视频的指示在家中制作了7枚小型炸弹,其中4枚炸弹成功在现场引爆,另外3枚未爆炸。他通过网购平台获取了氯化钾和钉子等制作炸弹的材料,但没有引起警示,警方称这一安全漏洞将被重点排查。

对以穆斯林为多数信仰、长期强调多元信仰共存和宽容的印尼社会而言,这样一名少年是如何吸收在当地几乎没有历史影响的极端主义思想,尤其是白人至上主义,尤为令人关注。在爆炸现场,警方发现了一支自组装玩具冲锋枪,上面印有白人至上主义口号和多名白人至上主义袭击枪手的名字。

西曼容塔克说,这名少年加入了社交平台“电报”(Telegram)的一个跨国频道,成员会分享暴力内容并讨论过去的袭击事件,包括2019年新西兰清真寺枪击案,以及1999年美国哥伦拜恩高中枪击案。

“电报”发言人雷米沃恩告诉路透社,该软件平台的使用条款明确禁止宣扬暴力,平台的审核团队使用AI工具监控公共区域,每天移除数百万条有害内容,包括宣传暴力的素材。发布炸弹教程视频的YouTube平台的母公司谷歌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11月18日,印尼警方逮捕了5名嫌疑人,他们被指控招募了110名年龄介于10至18岁的儿童加入“恐怖主义网络”。在有关逮捕行动的简报会上,官员表示,尽管11月7日的学校清真寺爆炸案未与特定组织直接相关,当局也排除了“恐怖袭击”定性,但嫌疑人的情况同样凸显了社交平台造成年轻人激进化的风险。

印尼是全球人口第四大国,年轻人口快速增长,大约三分之二的社交平台用户属于Z世代(大约在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印尼一直致力于限制年轻用户对社交平台的使用。

“拼盘式”极端主义思想

“外交官”网站评论文章称,尽管印尼过去曾经历强硬伊斯兰主义组织发动的袭击,但宣扬极右翼意识形态的暴力行为在该国极为罕见。

雅加达警察局长阿塞普埃迪苏赫里此前曾表示,这名嫌疑人受到白人至上主义人物和新纳粹组织发动的袭击启发,但他似乎并不属于任何明确的极端组织或网络。苏赫里还说,嫌疑人的动机是为他自认为遭遇的霸凌和孤独“报复”,他也可能受到其他校园枪击案的启发。

在对袭击者位于雅加达人口密集区的住所进行突击搜查时,警方发现了一本名为“Diary Reb”的笔记本。印尼警方相信这个名词是指个人的“奋斗日记”。这本日记大部分内容以英文书写。

日记中包括清真寺与学校布局的手绘图,并标注了炸弹将被放置的位置,以及手写的日期“11月7日”,这与袭击的日期吻合。

警方发言人西曼容塔克说,选择在学校清真寺的星期五礼拜时间发动袭击,是为了最大化潜在受害者人数。

日记中还提到袭击者过去的创伤,并写到他既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想伤害他人。袭击者亲属告诉路透社,少年来自低收入家庭。他的父亲在一家餐饮公司的外烩(Catering)部门担任厨师。全家人住在北雅加达一个中产阶级社区内的一栋两层房屋中,该房屋由公司老板所有,这家人与其他人合住。

袭击者亲戚、53岁的伦迪亚蒂说,这名少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只在吃饭时出来,“他总是在房间里用电脑”。伦迪亚蒂还说,他在父母离婚、母亲再婚后变得更加沉默和退缩。

警方发言人西曼容塔克形容,他没有可以让他表达自己或表达情绪的空间,无论是对家人还是朋友。为隐藏自己的计划,他告诉父亲,他线上购买的材料是用来做“角色扮演”(cosplay)的,包括玩具枪在内。

接下来,警方计划尽快对这名嫌疑人进行讯问。他目前在医院情况稳定,正在从一次疑似自杀式装置未完全引爆而造成的伤势中恢复。在正式起诉他之前,印尼假释与缓刑办公室将评估他是否具备受审资格,以及法律程序应以何种形式进行。

西曼容塔克补充说,该办公室也将决定他是应该交由国家照料,还是返回父母身边,但尚未给出明确时间表。

“外交官”分析说,在印尼,校园袭击极为罕见,特别是那些直接引用欧洲、大洋洲或北美的极右翼人物或意识形态的暴力行为。今年9月,新加坡一名14岁学生被当局援引内部安全法来行使限制令,因为他们认定该学生受到了“拼盘式”极端主义思想影响,其中既包括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也包括极右翼极端主义、“非自愿独身者”(Incel)思想和“反帝国主义”左翼思想的影响。

“外交官”还分析说,在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社会已经出现一些警示信号:并不隶属于特定组织的网上极右翼和白人至上主义理念开始扩散。与传统极端组织拥有成体系的宣传不同,这类意识形态往往是杂乱的思想拼盘:互不相干的灵感、阴谋论和断裂的主张混合在一起。孤独、失望、愤怒的年轻男性转向互联网与暗网,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走向致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