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顶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官网截图

11月2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获悉,国际顶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于当地时间11月19日以“Targeted therapy in advanced BRAF-mutated colorectal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晚期BRAF突变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系统综述和网状meta分析)”为题,在线发表了该院肿瘤科臧远胜、秦保东教授团队最新研究论著(RESEARCH)。

臧远胜团队表示,这项研究对治疗BRAF突变型肠癌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该类患者的疗效突破提供了原创“长征方案”的关键证据。研究证实,EGFR/BRAF双靶治疗是BRAF突变肠癌的核心治疗基石。“双靶双化”方案在系统性评估中展现出优秀的治疗效果与可控的安全性,被证实为该难治性肠癌人群的首要选择。

在肠癌患者中,BRAF突变型约占5%至10%,其临床特点是进展迅速、疗效较差、生存期短。在既往,为了尽可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治疗机会,国内外指南中的首选方案是“三药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也即将肠癌常用的三种化疗药物一次性全部用上,意图全力阻击这种难治性肿瘤的进展,可见该类肿瘤的凶险。

臧远胜教授团队进行临床查房

臧远胜团队称,实际上很多病情快速进展的肠癌,都可能是BRAF基因突变在其中作祟。目前,指南要求对所有的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都进行BRAF基因突变检测。但最大的困境是,尽管针对该类肿瘤的治疗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并继续开展着大量研究,方案的总体有效率大多徘徊在20%至40%,亟待突破。

臧远胜、王湛教授经过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探索,提出了以肠癌常用三种化疗药物中的两种特定药物,联合肠癌常用多种靶向药物中的两种特定药物,开发出“双药化疗联合BRAF/EGFR双靶治疗方案(双靶双化)”的“长征方案”——“IMPROVEMENT方案”,并开展了单中心Ⅱ期原创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该方案的有效率达85%,相关研究于已发表于《欧洲癌症杂志》(EJC),被引用写入BRAF肠癌治疗方案的欧洲专家共识。

为了进一步论证“双靶双化”方案“最优解”的关键循证医学证据,此次臧远胜、秦保东教授团队开展了目前纳入最大样本量的BRAF突变肠癌治疗方案的研究探索。研究首次通过多模型交叉验证确认:EGFR/BRAF双靶治疗是BRAF突变肠癌的核心治疗基石。“双靶双化”方案在系统性评估中展现出优秀的治疗效果与可控的安全性,被证实为该难治性肠癌人群的首要选择。

此外,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分层强化、后线降阶”的治疗策略:一线推荐采用“双靶双化”的相对高强度模式,后线则可采用“双靶去化疗”的优化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显著提升治疗耐受性。“双靶双化”方案的多层次分析框架与个体化治疗建议,为现行指南提供了高级别循证依据,对推动该难治癌种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